从小,我们总是会听到周围的大人告诉我们:“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是男孩子,不能随随便便就哭……”
“哭就不乖了,你要坚强……“
慢慢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变得“坚强”起来,好似穿了一身铠甲,任谁也刺不穿我,谁也看不到我脆弱的一面。
可是,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们却会因为现实的冲击而独自忧伤,只是一个人默默地黯然神伤,想哭却又哭不出来。从此,心里好像又多了一个结。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倾诉内心的伤感,如何去发泄内心的忧伤,只是默然,眼睛里写满了忧伤,而这样的伤慢慢积聚,眼睛里更多的是忧郁,心里总会觉得堵得慌。
不由地想:这样的我就是坚强的我吗?不会哭,不愿意倾诉,把所有忧伤埋进心里,却难以找到宣泄口,又怕突然有一天情感爆发,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当自己成为了妈妈之后,有时候总是会被孩子的哭声立体环绕,为了让孩子不哭,而不断地哄着他,想要教他坚强。可是,转念一想,为了大人自己觉得减轻负担而阻止孩子哭泣真的好吗?以我们所以为的方式告诉孩子不哭就是坚强真的对吗?
哭不是孩子的天性吗?哭不是孩子宣泄的一种出口吗?如果有一天,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却不会在妈妈面前哭了怎么办?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知道成年以后还是爱哭鼻子,哭完之后整个人都舒服多了。小的时候,我一哭,妈妈便会打我,告诉我继续哭就继续打,我只能夹紧屁孩,不断抽泣,可我也只是个孩子,回想那样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多么难受,虽然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是为我好的,但是那时候的我就是很难受,心里憋得慌。
难道我也要这样对自己的孩子吗?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
后来,孩子只要哭泣,我会选择让他放声哭出来,希望他可以大胆宣泄出来,而不是郁结在心里。
孩子想哭,就让他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