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太过,是儒家和道家的共识。
也就是说,不及比太过了,凡事做得太过,不如做得不太够。
我好像给我的马虎和不深入找到了一个理由。这种不深入大多指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我只是简单整理一下,这让内人常有意见,说我做事不完美,但是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放在整理卫生上,我觉得不划算。
当然,对待重要的事情,对待工作我还是比较下功夫的。
道家对幸福和痛苦有一个简的分类。
属于天然的就是幸福,属于人为的就是痛苦,这也道出了幸福和痛苦的根源。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你在自然环境里游玩,怎么样也不会觉得不舒服,而一旦回归到人类设置的那一套生活运行方式,往往会感到不爽,比如上班。
凡事认真,高质量,高标准,这是应该的,也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把这条真理硬生生地玩成了强迫症。
日常中的很多事情,一旦按照这个标准来,十有八九会让你很难受。
很多时候,太在意细节,太过于苛刻要求自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后果,有的人也因此陷入精神障碍。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自己的职场经历中,最讨厌的一句话是,细节决定成败。我等平凡人,有多少事情是要做到完美程度才算是匹配自己平凡人的身份呢?
更多的场景是,对方要求或者说批评说,细节不到位。
说这话的人,往往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其实他自己怎么样也不一定,既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也就要不硬生生地指责。
我的体会是,大多数事情都不必要太过于较真,太过于小心翼翼,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不然,很多事情很难继续下去。
事情做到七八分,一般人的标准,差不多的标准,是符合人性的,因为谁都怕麻烦。
有的人会晒自己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真的一眼望去,没有一点杂物,干亮亮的,这觉得这不是正常人的状态,除非是有专门的保姆来维持,否则谁有这精力做这么多事情呢?
再就是,有洁净方面的特殊要求,也会让人处于一种特别在乎的状态。
看到一个从太空角度拍摄的关于地球的照片,在整个宇宙中,就是一个小小的蓝点,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小生物,但我们却会把自己想成整个宇宙。
真的没有太大的必要过于不放过自己。
儒家关于入世,混出个人样的哲学,和道家关于出世,享受天然之乐的智慧,很好地平衡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那就是不要钻牛角尖。
我今天说了差不多的标准,你就干什么事漫不在心,毫不在意,这种消极的状态当然不对。
而我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好一些,但奋斗不止,努力不停。
祝君都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