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讲给妈妈听:
有一个人特别虔诚地每天都去拜上帝,祈祷上帝让他中一次彩票,可是最终,直到他死去,依然一无所获。
他死后,来到天堂,生死地质问上帝:上帝,你为什么不满足我的愿望啊?
上帝无奈地说:我非常愿意帮助你,可是,至少你得买一张彩票呀!
我和妈妈笑了起来。
知道了会中奖,才去买,上帝也帮不了他。
因为生活真的就像一盒巧克力,我们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样?
早晨我和家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向姑姑借几万块钱,出去闯一闯的意愿。
妈妈不同意,理由是:一个人在外面不好找工作,外面人才济济;家里多好,有人帮,可以找个稳定的工作……
我解释:我是找好了再出去,而且我不会可以学呀,XXX(朋友的弟弟)不就是这样嘛!
我妈又说了一些,我看出来我妈不想让我去,我便不再和她争论,因为我知道也许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
思维上想得不一样,主要是我们之间差了将近40岁,快接近半个世纪了。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爱你”的父母,那我要恭喜你了,既有幸运也有不幸。
幸运就是你可以研究一下怎样说服他们,因为这会促使你把问题尽量思考详细、周密,这样父母才更有可能相信。
不过我没这样做,因为我发现让他们同意有点费劲,而不经过这一步,事情我也能办,如果钱到位的话。
不幸就是从他们那里获得的支持比较少,会感觉总也不被认可。但是我们可以转向朋友,其他亲人,我就是这样做的。
很多时候,父母有父母的考虑,很难说他们不是为我们好的,但是毕竟相差了太多,思想上也会有很多差异,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相信我们自己可以对未来的人生负责、我们的决定是对的,他们也就放心了。
这也是我一直想努力达成的事。
于是,我把手伸向了周围,找到了我的同学。
老实说,从毕业到现在的这一个月里,我在准备两个考试,一个是区里的考试,一个是特岗考试。
我就会想,我周围的人应该也和我差不多,但我发现,实际上不是的。
我问了周围的八个人,有两个在准备入职培训,有两个在给初中生补课,剩下的四个:考研、工作、出去玩、备考。
我和其中两个同学说了自己想出去闯闯的想法,她们建议我:去试试。
有一个同学还说,主要看我怎么想,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会被打击,但我们也同样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去证明一些事情。
有时,人们总是想尽善尽美地去规划一些事情,可是无论怎么设计,依然会留有缺憾,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两全其美。
就像《岛上书店》中所说,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同样,也不存在彻头彻尾的失望。
因此,即使是不完善的计划,我们也可以试着逐步地让它变得完整而充实。
图‖网络贫穷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我深深地相信。
在大三时,每日中午为了省下几块钱饭钱,和内心的欲望做着无谓的斗争,最后的结果却是:钱没剩下,但是心情好一点,因为吃了好吃的。
白手起家那是过去时,或者是人们对创业者的美化,真正的0成本、0投资,我根本就不相信。
因此,我竭力地想要逃出这个小城,为了自己,为了未来,也为了摆脱贫穷。
思考:
1.当你发现和你一同毕业的同学,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或是比你混得好一些,此时你是否还能够坚持心中所想,不进行盲目地比较和自我否定?
2.当父母或周围人不支持你去做一个大的改变时,反对声音大于支持,你要如何抉择,坚持心中所想,即使失败也不后悔?还是选择妥协,默默服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