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几年,见过也面过形形色色的运营同学,有BAT的大牛,也有初出茅庐就大显身手的黑马。当然,也不乏夸夸其谈的平庸之辈,不过我主要想聊的是关于“术"的运营。
术学家一词,是和朋友的闲聊中产生的,我们把这个词定义为这种人:在工作中为了达到KPI无所不用其极,凡可用之术,不计后果的使用。
有小伙伴会疑惑了,定了KPI,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两百完成,难道不好吗?
完成KPI好是好,但是变成零和博弈就很不好,什么意思呢?
在协同作战上,你这个KPI上升必定导致其他部门或者其他维度KPI下降,这好不好?
在时间维度上,你这个月的KPI上升,会导致下一个月,或者下一年的KPI下降,这好不好?
我拿最近深恶痛绝的一个APP举例,它的召回是怎么做的呢?前提我已经卸载很久了,最近突然发短信告诉我:“最近有七位好友(张XX、李XX……)评价您为最优秀的主管。"虽然很久不用,但是这些名字的确是我好友,不回复不合适吧?所以还是下载回来,结果呢?根本没有人评价我。仔细找了很久后还是直接卸载。当第二次遇到这样的把戏时,我直接号码拉黑了。
我觉得这个用户召回策略在数据上很成功,也相信出此计谋的运营不断的这样发,在持续很长时间内,总有看到短信下载回去的人。
但是我想问,带来的影响呢?你去搜索下你家品牌,看看按照这种价值观运营得到的评价。
当然大家也可以说,这样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KPI定的不合理,这个我也能理解,看看百度旗下的产品,特别是本来可以风生水起最后却声名狼藉的百度贴吧,就是高压变现KPI的产物。但即使设置的合理,也能在术学家这里变成反噬之作。
术学家喜欢说哪些词呢?我直接套用了朋友的列举:“干货、打法、套路、模型、流量、转化率、裂变、爆款、矩阵、热点”。
我相信只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圈子,这些词包括我自己也没少说。
其实这些词其实本身挺好的,但是在说这些词的时候,已经把屁股坐在了公司的这边。我不是在说把屁股坐在公司这边是错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坐在公司这边,把用户放在对立面,时时刻刻想着用什么“术”去套路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
共事过的一名同学,职位是内容主管,想在试用期大展身手。为了达到部门KPI,在做内容推送的时候,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刻意标题做的很有噱头,内容搭边还好,但是不搭边的也强改。第二个是不分用户群体的推送,为了避开全局要经过上级审核的限制,每次变成选取省份用户较多的去推。
结果那肯定知道了,前面KPI完成度超高,后面逐渐开始掉,直到掉的比初始还低。
对于互联网与运营而言,上面说的这些,词是好词,打法也是好打法,爆款与裂变的确能迅速让你火起来,但是每天开口闭口都是满嘴“术语”就不太好了。术学家们,苦心钻研的不是如何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如何与用户成为朋友,如何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而是如何“打”用户,“击中”用户。
公司为了生存,无可厚非,不是所有互联网人都能像张小龙一样随心随意(画外音:我都拿他没办法——马化腾)。特别是创业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更需要去反复探讨打法与变现模式,这很正常,所以不是说“术”本身是错的。我表达的意思是,万物皆有度,不要超越了那个度,只想着“术”。
所以现在我和小伙伴们讨论需求的时候,会非常刻意的区分一下,这是用户的需求,还是我们(公司)的需要。时刻保持不要走到“术学家”的地步,不要走到用户的对立面。
本来只是随便写写,没想到废话了这么多,那还有一类“术学家”我就不拓展了。
这类“术学家”总结是四个字——纸上谈兵。只相信术,甚至是脱离实践的术。
怎么说呢,即使是科特勒穿越来到今天,也无法完全套用他以前的著作来指导市场经济。而这种“术学家”却迷信理论,不允许行为脱离书本里的“术”,他们桌前满是国外大师著作,沟通满嘴单词,可以花大量时间在去制定策略上,却很少沉下心看下自己的产品,跟自己的用户深入沟通。我相信在每个企业,都不缺这种谈起理论,指导方向滔滔不绝,问下如何落地就立马傻了的人。而真正想去干实事的人,往往最怕这种“术学家”,他们往往会把一个需要立即解决问题上升到的价值观与宏大的调整上去。这就像当前不吃这口饭我要饿死了,“术学家"们非要跟我讲现在别吃,撒下去秋天能收获很多。
有道理的废话,能不动声色的降低效率。
这就是第二类“术学家”带来的危害。
以上两种,是我定义的互联网里的术学家,更多属于个人观点,欢迎合理范围的讨论。
其实我并不是要去diss我认为的术学家,只是提醒在运营上那些迷信“术”的人:
“术”可用,需有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