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人都在嘲笑清华北大的精英居然选择来杭州的一个区当并不起眼的公务员,其实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才引发热议,只不过大多数人想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我也是两年半前从北京搬到了杭州,而且跟清北的选择一样,也是余杭区。
不同的人分析趋势、盘点自己的资源,从不同的切入点涌进了同样的方向。
有的创业,有的置业,有的搭便车,各凭本事,两年后的今天,不同的人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只不过,一场疫情让收获更加丰厚了些。
《孙子兵法》开篇是“始计”,计算、盘点的意思,是全书的核心。
胜机都是计算出来的。
两年前不少人根据政策、趋势预判出来有大发展的城市和区域,然后做出了选择,就以余杭区为例,一批人来了这里,科技城、海创园、梦想小镇等等,一切都才刚开始,该如何切入?
清北的学生发挥学霸能力进了体制,整个区域有阿里、阿里周边、以及一大批科技企业,看着只是公务员里的服务岗,却是连接政商、代表未来趋势的信息枢纽,每时每刻服务的可能就是未来的巨富大佬。财富的底层是什么?情报。情报枢纽就是财富流通的地方。
假如你手里有一百万,该怎么计算?两年来周边房价大涨,有的涨幅已达50%,这是市场在为区域的未来背书,一批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年轻人,还有以阿里为中心的产业集群,群体有钱、有未来,房价自然会是最直接的晴雨表,这就是这一百万投资款的机会成本。
回到两年前,一切还未知,你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参考的就是过往的数据以及对发展的判断,两年之内如果能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机会,那么就值得投入,比如符合国家趋势的科创板上的“蚂蚁全家桶”,如果找不到切入点,那么就买有发展空间区域的房子做保值。不管如何,只要是在国家、城市这两大系统上,收获就小不了。
个人面对人生这场大仗尤其应该庙算清楚。
只不过个体都很难做到了解自己,面对社会这个最大的对手,我们经常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所以被修理的灰头土脸是常态。而修行在我看来,就是采取冥想、回顾、复盘、反省、日志等方式帮助自己,能够更清晰的认知自己。
日积月累会反向构建每天反省自己的脑回路,苟日新日日新,跟没有反省习惯的人,注定会是不一样的人生。专注于自身的状态、思维、言谈、大脑模型,通过事态结果来倒推复盘、检视个人的成长,强化长板,弥补、改善不足,从具体的实事上磨心性,便是修行。人生兵法开篇就是要从内而外、细致入微的认识自己,对所拥有的一切、所处的生态位有全面清晰的庙算,然后才有资格谈论认清世界、认清趋势,再寻找自身与世界的契合度。
认识自己既有对潜能的发掘,又有对可能性的拓展,是一个极为宏大、且需要持续终生的课题,涵盖人生的时间、空间、高度、密度所有层面。
认识自己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丰富度。
只不过不管愿不愿意,所有人都必须为生存而努力,所有生物的生存在客观上都是抢夺资源,资源的稀缺决定了竞争的激烈度,所以绝没有、更不应该有不劳而获这种事。
世界的本质是竞争,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好。
假如世间有神居于最顶层,对万事万物都洞若观火,那是因为其能力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所有的资源一切洞若烛火、尽在掌握,这是人类对上帝、佛祖、神仙等的想象,无所不知、进而无所不能。
更深一层的思考,对自我以及所有资源的认知、了解、应用,可不就是“神”吗?至少是自己的“神”。
国家或者组织的强大,本质是可调动的资源多寡,我们个体也是,生态位正是资源节点。
竞争优势无非也在于手里掌握可调动的资源,认识世界是获取资源的能力,而认识自己是善用手里资源的能力,后者更加根本和重要。十分资源不懂利用还不如一分资源用到极致,所谓牛人就牛在可调动并善加利用的资源远高于大众,而大多数普通人是需要不停磨砺、不断煎熬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
“认识自己”真正的威力,就是在不停的增强自身与资源的协调度,而进化不过就是扩展资源边界、并善用资源的过程。
人生兵法第一篇:认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