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始计篇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8:22 被阅读161次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通译】

          孙子说:战争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注释]

    兵:兵士、兵器、军队、军事,此指军事。地:引申为领域。道:道理,这里指的根本道理。察:观察、了解、考察,这里指考察。经: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校:作动词,较量、比较。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申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阴阳:我国古代一对概括宇宙万象万物内在基本矛盾的范畴。这里是从气象和天象上讲,指天气晴,天象昼夜的变化。曲制:曲,指古代军队编制较小的单位,曲制即军队的编制。官道:官,指军队中的各级指挥员,官道即指对军队各级将领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主用:主,主持,这里可解释为掌管。用,费用,这里指军队的物资费用。主用,就是指对军队后勤军需的管理。强:强壮,这里指士兵体质强壮。练:训练,这里指军士训练有素。将:这里作时间副词,可引申为衡量。计利以听:计,计较,这里引申为衡量。计利,就是指权衡利益。听,听从。势:势,这里指形势、情势。以佐其外:佐,辅佐,引申为有助于。其,指示代词,这里指实现战略或战役目标的计划。外,指外部环境或客观环境。诡道也:诡,欺诈。道,这里作途径解,引申为方法、计谋。诡道,指欺诈的方法和计谋。实而备之:实,实力。这里指敌军充实雄厚。备,准备。怒而挠之:挠,挑逗。庙,庙算,指庙堂上的计划与谋划。

    【学究】

          《孙子兵法.始计篇》首先定义了战争是国家大事,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相同的社群,逐渐建立国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推延,不同国家之间的意思形态出现了差异,彼此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区域,就容易形成相互侵犯,为了保护自己属地的安全,必然需要通过争斗来保护自己属地居民的利益,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谋略性的争斗,形成了战争的态势。发展到春秋后期,战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之间必须重视的大事,于是就出现了孙子这样伟大的军事家。所谓时势造英雄,所有成就者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孙子便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孙子说到战争的五要素,就是:道、天、地、将、法。道就是告诉战争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有明白了战争的真实意义,战争才变得正义,才能得以上下一心;天就是天时,在战争发动的时候,人是无法抗拒自然环境的变化,只有借助合乎战争的时机,战争才能得以施展;地就是地理,古代战争都是陆地战争为主,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制约战争成败的关键;将就是指挥战争的具体执行人,一个优秀的战争指挥官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法就是支持战争的很多后勤保障和纪律要求,战争是群体行动的行为,没有良好的军队管理和充分的后勤保障,难以使战争成功。所以孙子一开篇就把战争的五要素彻底进行解读,这就是军事大师提炼的战争艺术。孙子这样的军事大师把战争当成一种艺术,也当成一种谋略,更是当成一种生态,唯有这样的睿智才成就了孙子的千古兵圣。

          战争就要听从一个最高总指挥官的指挥,这是统一思想的基础,同时孙子提到在战争发动之前需要外交的行动。现在很多时候,在没有战争之前先进行了外交的交锋,这也是孙子战争思想的延续。

          战争说到最后就是一种战术的实际应用,战争目的就是要获胜,为了胜利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孙子提出战争就是诡道,在孙子看来战争没有仁义可说,胜利是唯一目标。同时这里孙子充分展示了阴阳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易经》在战争角度的解读,与孔子行为上解读《易经》,老子哲学上解读《易经》,墨子技术上解读《易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易经》通过不同环节出现实际应用的典范。可见《易经》才是中华文明之源,诸子百家能在各自领域解读《易经》并付之于实践,形成了“子学”的核心。

          最后说到,战争的关键在于谋略,在发动战争之前就要把所有可能性进行详细规划和分析,形成每一个步骤的准备,只有这样战争才有把握获得胜利。

          学习此篇文章,面对当下的社会,每一个领域都如同战场,都需要深刻理解孙子的战争思想。读懂孙子,在任何领域都能成就一番,这才是孙子给我们后人带来的宝贵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始计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s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