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晚上,我都会陪着儿子去打乒乓球。这是儿子自己的选择与决定。
儿子跟教练练乒乓球,是他爸爸的选择。因为他爸爸听他的一个朋友说,打乒乓球的好处很多。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还可以缓解视力。他的孩子自从打乒乓球后,视力恢复了不少。老公和我商量之后,我们征求了儿子的意见,经过他的同意,就带儿子去报名了。
我们两年前就报名了。但时间上一直没有很好地确定下来。星期六、星期天的上午去练球。如果连续练两天,就占用了周末两个上午的时间。儿子还报了书法班,也需要两个下午的时间。这样一来,儿子的周末时间就完全被占用了。
坚持了两个星期之后,新鲜劲过了之后,儿子就提出抗议。他说这样他太累了。他完全没有自己的学习时间,更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于是就改成每周个周末任选一个上午的练球,下午两次书画培训课。
随着周末作业增加了,书画班也改成一次了。时间都没有确定,有时是周六,有时是周日。有时候是因为别的事情耽误了,有时候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于是,就这样断断续续,自由散漫,导致儿子的积极性一点都不高。
每次都是我们催着他去练球。连教练也在问我们:“你们孩子打球是自己愿意来的,还是你们逼迫他来的?我觉得还是应该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周末,我送儿子去练球。他无意中表达了需要我留下陪他的意愿。我刚好休息,就留下来了。
我与儿子沟通了解到,他练球的时候喜欢我在旁边陪着他。我明确表达,如果他愿意我陪伴他的话,我可以陪着他。因为在我陪伴他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家长都在旁边陪伴着孩子。虽然我们不能帮孩子什么,但是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太急于让孩子独立了。如果孩子需要陪伴,那就陪伴吧。只要他的内心足够强大。总有一天,他是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
我还与儿子沟通了练球的时间。“我觉得每个周末一次打一次乒乓球,时间似乎是有点少了。球机不能得到很快的提升。我们不妨抽晚上的时间再练习一次吧。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说:“我认为一个星期两次,只要不全部选择在周末,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你觉得我们应该选在星期几?周一、周二是不行的。与周末间隔的时间太短了。周一是黑色的,你还会心情不好。要不我们选在星期三的晚上吧。时间过半,刚好通过运动来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我说出了我的想法与建议。
儿子说:“我还是觉得星期四更好。因为上学坚持到三天了。我心里就会想,怎么还有两天呢,真有点受不了呢。到了星期四来一场运动,可以缓解我的压力。就可以愉快地度过。星期五就是快乐的一天了,很容易就能看到周末的欢喜了”。
我笑着表示赞同:“嗯,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我们练球的时候,就和教练商量时间问题。教练也认为每周练球两次很合适。
“那时间呢?我们提前约好,最好能固定下来。儿子你来与教练商量时间吧。”我把目光转向儿子。
儿子主动与教练沟通:“我想平时安排一天晚上过来。每周四好吗?”教练高兴地说:“我刚好周四晚上有时间,别的时间都排满了。”
儿子又与教练约定了周末的时间,定在每周日上午。他就这样与教练确定了时间。之后的每一次练球时间,我都会尽量陪伴着他。经过我的提醒,虽然有时候他也有一些懈怠,作业多,天气、心情等原因,他还是坚持去赴约。他把练习当成自己与教练之间的承诺。就更容易去遵循这个约定。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尽量自己去选择,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