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惬意的生活
1
于我来说,惬意生活的所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享受孤独,而享受孤独的关键则在于“重于内而轻于外”。即,
谁不善于让他的孤独充满人气,谁也同样不会在营营众生中独处。^[1]
无法从内在汲取营养的人,只好从物质上寻获喜乐。渴求社交,盼望消遣娱乐。反之,内在营养过剩的人,则倾向于避世和简朴的生活。^[2]
2
这两类性格互异的群体,同人类的所有群体一样,喜好排挤异类。然而,真要给出个熟优熟劣的道理,却是困难的。与其如此争论,毋宁说因人的气质而异^[3],各有优劣。
3
我的性格特质则是典型的后者。确实如此。我不喜欢聚会;即便是同同学好友散步,也不可多余两人。例如除夕当夜,我避开他人,独处一室,以赏 (烟) 花、翻书为乐。
4
这些具有“不合群气质”的人自然不会在社会上获得什么好处。卢梭、叔本华之类,莫不如此。可是这些“精神病”倒是过得意惬神舒,甚至高于人类之平均值。这一点很容易从他们的著作中得以证实。(所以我说“各有优劣”,见 2。)
关于婚姻
5
另一个“不合群气质”的“坏处”是在婚姻上常常“受挫”。这里可以细分。有些人终生单身,这类人不胜枚举。有些人则情妇不断,换了又换,如波德莱尔。有些人结婚后迅速离婚,如里尔克。更有甚者,结婚后拒不承认妻子的合法地位,反称其为仆人,如卢梭。
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内在营养过剩的人,这些迷恋孤独避世的人,怎么受得了把自己和另一个人锁^[4] 在一起呢?!
[1] 《巴黎的忧郁》之《万众》,波德莱尔。
[2] 《人生智慧箴言》之《论人之所是》,叔本华。
[3] 天生的?
[4] 即“wedlock”。
categories: lif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