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春是一首无奈的诗 死亡诗社

青春是一首无奈的诗 死亡诗社

作者: 赵影琛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21:17 被阅读0次

    青春是一首无奈的诗

                   ——简析《死亡诗社》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题记

       大片绿色的草地,肆意生长的红杉,一条平静的湖水,古旧却错落有致的钟楼,生意盎然与萧索肃杀在被“学校”所定义的外部环境下完美的协调。威尔顿贵族预备学校的一草一木让人无法不被一种严肃和传统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影片开场就有了一种传承的含义,镜头由壁画上的学生摇到稚气的孩童,苏格兰风笛,年逾古稀的端蜡烛老人,精心的准备,严谨的排列,年复一年的新生开学典礼在呆板不变而庄严的笛声中重复着。手举“传统,荣誉,纪律,美德”校训牌子的陌生少年走进了教会般的礼堂中。等待每个人的,是不变的严苛管束与正统教育,一年的学习将会使这帮孩子步入他们心仪的名牌大学,将会使他们逐渐迈入精英阶层。只是这顺理成章的一切,都被自称“Captain!MyCaptain!”的Keating老师的出现所改变。

       这部《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个人更喜欢带有歧义的前者。)拍摄于88年与89年的交界,恰好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它讲述的则是1959年的美国教育。三十年的跨度如何找到契合点是此片能否带给观影者许多启示与共鸣的关键。那么,此片的现实意义究竟如何,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展现导演意图的,我试从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以善于塑造人物内心变化与性格著称的澳大利亚导演彼得威尔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974年,近20年来作品也接近20部。70年代以来无数优秀的导演一个个都随年龄增长灵感渐失,唯有他不紧不慢,一部接一部的新作推出,涉猎题材之广令人惊叹,且次次好评如潮,确实罕见。《死亡诗社》是一部群戏,作为老师的Keating与Neil,Todd,Milton,Overstreet,Dalton,Meeks,Cameron等学生如何在这样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名校里做出逆流而上甚至离经叛道的举动,每个人物的个性与群体特征如何鲜明的表现出来,都是考验创作者的地方。

       Keating,这个威尔顿预备学院的毕业生,满怀激情,回到母校,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诗歌的理解教授给他的学生。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他告诉学生诗歌是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衡量的,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警告他们一味服从的危险,教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的不同。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学生们重组以前Keating曾组织过的死亡诗社,开始对于自己和生活的重新认识。然而这个浪漫主义的假期最终以Keating被驱逐而告终。

       而每个学生,在他们的浪漫主义遭遇现实的挫折后,每个人的态度又是不一样的。

    Neil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模范学生,对于父亲和老师都十分遵从。Keating的课使他开始思考自我。他是第一个叫Keating"Captain"的,也是第一个询问什莫是死亡诗社。他组织了新的死亡诗社的第一次聚会。他最终选择了表演,作为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然而他的父亲对此十分震怒,尤其是当Neil违背了他的意愿,参加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无视于Neil的出色表演和观众的欢呼喝彩以及Neil在演出的最后借着台词发出的恳求,他的父亲把他带回了家,并且禁止他再参加任何活动。Neil不敢也不忍违背父亲的意愿,又不愿放弃他生活中的激情,在绝望中他自杀了。影片中有很多处对于Neil的自杀的暗示,例如在Keating讲解死亡的时候,镜头停留在Neil的脸上,似乎预示着什么。另外第一次死亡诗社的聚会上,Neil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黑暗的雨夜,一个喜欢玩拼图游戏的老妇人坐在她的家中完成一幅新的拼图。当她把碎片拼在一起时,她惊讶地发现拼出的图案正是她坐在自己的房间中玩拼图。当她用颤抖的手放上最后四个碎片时,她惊恐地看到图上的窗户上有一张疯子的脸。而后这个老妇人听到了打碎窗子的声音……如果说拼图象征着生活,疯子象征着激情,那么Neil就是这个老妇人。对于热爱演戏的Neil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一场演出,那个乖乖听话的好学生并不是Neil真正的自我,而像是他扮演的一个角色。而当最终Neil发现他根本无法摆脱父亲的控制时,Neil知道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了,他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自我。在这种压抑中生活,总有一天他对于生活的激情会置他于死地。于是在疯子打破窗户进来之前,他干脆自己将窗子打破,把疯子放进来。这一次,他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了,他放上了他的拼图的最后一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极端的方式谱写了自己的诗篇。

    Todd是一个安静而害羞的男孩,他有一个出色的哥哥,是他的家人加之于他的榜样,这也造成了他的自卑。在上了Keating的第一堂课后,Todd在纸上写了"把握今天",而后又把它扔掉了,开始做功课。这显示出他对于追寻自我的渴望和对其现实性的犹疑。Keating看出Todd的恐惧,让他大声喊叫,释放自己的情感。并且让他随便说任何想到的东西。Todd紧闭双眼,说出自己的心声:“这些景象浮现在我的周围,一个疯子紧盯着我令我精神紧张。他伸出手掐着我。他一直在喃喃自语,好像说一条毯子总是会盖不住你的双脚。无论你如何拉它,拽它,它永远不够大…….从我们开始哭泣到我们死去,它仅仅能够在我们悲痛,哭泣和尖叫时盖住我们的脸。”这里的疯子和毯子也可以理解为激情,这些话预示着Todd对于激情的理解。与Neil被激情完全控制不同,Todd认识到仅有激情是不够的,它只能在我们悲痛,哭泣和尖叫时盖住我们的脸。激情是我们活着的原因和精髓,但光靠它我们是无法生存的。我们需要有能力控制我们的激情,而不是让激情控制我们。Todd试图寻找在浪漫和现实之间的一种平衡,一种理智对于激情的控制。基于此,他最终在那份指证Keating对Neil的死应该负责的文件上签了名,但他是最后几个签名的学生之一并且为此感到极为内疚。在影片的结尾,也正是Todd第一个站在桌子上,喊出“OhCaptain!MyCaptain!”为Keating送行,表达他对Keating的感激之情。

    Cameron是Keating所反对的事物的一个代表。在影片一开始的仪式队列中,正是他举着写有“传统”字样的旗帜。在Keating的第一堂课上,Keating告诉学生们他们总有一天会死,而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最大限度地去理解生活。可是课后,Cameron所问的问题却是考试会用哪些资料。这表明他关心的仅仅是他的成绩,而不在乎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去理解生活。同样,当Keating让他们撕掉课本上Pritchard写的关于诗歌的导言时,Cameron只是看着别人是否在撕而犹豫不决,最后是在Neil的鼓动下才撕掉的,而可笑的是,他连撕书都要用一把尺子比着,撕得一板一眼。而他参加死亡诗社的活动,也仅仅因为别的人都参加了。Neil自杀后,Cameron在学校的暗示下很快相信Keating就是Neil自杀的原因并且第一个签了字。与其说他相信不如说是他为自己的前程对现实轻易地做出了妥协,并且劝说自己相信是Keating的过错。因此,在最后Keating走时,他是少数几个没有站在桌子上送行的学生之一。可以说他从未真正学会如何自己思考,他只是一个盲从者,对权威和群体有着无比的信任与依赖。

    其他的人物,如对爱情如痴如醉的Overstreet,重义气的Dalton以及戴着厚框眼镜像个书呆子但见解不凡的Meeks,也都在群体中被塑造的鲜活具体。

    初看本片的时候,在我脑海中出现的只是几个精彩镜头,也许,正是这几个镜头,才感动了被传统所束缚许久的观影者们。首先是影片前段湖边飞鸟群起,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它们扑翅的声响惊起秋野广袤的宁静,即使是短暂的,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自己的声音,遮天蔽日的覆盖整个画面,那种巨大的张力和激荡与壮观的华美景象震撼人心,甚至让人感到恐惧,那是对生命勃发出的活力的赞叹,隐喻出不可抗的社会变革与人性解放。

    由Neil重新发起的“死亡诗社”活动的一个段落中,少年们在漆黑的夜里摆脱学校的阻拦前往寻找山洞,寂寞的灵魂只身向自由穿行,在重重迷雾中,寻找诗歌的温暖与慰藉。

    Keating在课上“逼”Todd展开想象大声读诗的一段,镜头在近距离的360度旋转,其紧张感与压迫感仿佛像一直逐渐张大的弓,随时都可能射出最耀眼的火花,而Todd也没有负人所望。

    结尾的高潮段落,Todd勇敢的站起呼喊“OhCaptain!MyCaptain!”激起所有人近乎“放肆”的宣泄,高低角度不同机位的运用,真正体现了那种勇敢站立的决心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意义所在。

    影片的光影运用是全片一大亮点,校园外景的红黄暖色虽然让人感觉舒服却有一种秋风萧瑟的意境,洞穴虽然阴暗但灯光映照在少年脸上却有一种活力的写照。而Neil死后Todd站在皑皑白雪中悲伤的哭诉,奔跑,白色背景下的黑衣少年,在理想与现实间,理性与感性间,寒冷的影调表达着无奈,愤怒与伤感。

    这是一部反叛,解放与权威,传统不断纠缠与交锋的影片,从剧作结构来说,它经历了由“先扬”(Keating的授课与学生们的变化再到死亡诗社的再次组建)到“后抑”(校方与家长的重重阻挠与制压,Neil的死去,少年的背叛,Keating的离开)到“再扬”(影片结尾,少年们站在桌上送别老师)的过程。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阴暗与颓废在蔓延。自由与遵从,个人与权威,浪漫与现实相对抗,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米兰昆德拉如是说。人身处在特定的一种环境之中只会有两种选择: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Cameron是前者,而Keating等自然是后者。如果这样的一种环境强大到你无法动摇的时候,那么你只能选择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他人,至于结果,无从得知。关于这样的相似环境,《肖申克的救赎》和《不良教育》等片也在同样体现着(如果说肖片中的Andy是在努力地改变着环境并最终得偿所愿的话,那么不片中的两位男主角就只能屈从于环境并最终走入了人生的不同境地)。同样的例子还有《飞越疯人院》。

    1989年,是美国人经历了1987年的股市大崩溃,处于经济萧条的阶段,也是长达四十年的冷战气氛开始烟消云散的时候,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此时,50年代横行的麦卡锡主义即将结束,而60年代的自由主义即将来临。拍摄年代(80年代末)和被拍摄年代(50年代末)的美国有着及其相似的社会需求:一种精神上的宣泄。Keating所说的CarpeDiern(及时行乐)与seizetheday(把握时间)在这个时代的美国是并不矛盾的两个词汇甚至是影片所要提倡的,大众所可以接受认同的观念。

    而50年代末的美国呢?那是一个自由缺失,扼杀个性的年代,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经历着这样的年代(这也就是此片在中国得到众多应试生青睐的原因)。也许很多人会苦涩地笑问为什么五十年代的美国教育和如今的中国教育何其相似。影片选取诗歌与当时的学校作为创作来源,本身就是对那样的教育制度最大的批判。诗歌是一种人性的诉求,是对美丽,对美,对爱最好最淋漓尽致的诠释,也是生活最本质的精髓。于是在一次一次的死亡诗社聚会上,那些富有哲理与激情的诗句激起了少年们对生活的渴望,对释放自我的渴望。

    不知道在你的人生里有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的言行不经意间改变了你的一生。至少,在1959年的秋天,在威尔顿贵族预备学校, Keating的出现改变了那群少年对自己,对生活,对生命最初的看法,让他们沿着诗歌这条美丽的道路走入人生的分岔口。的确,绝大多数的少年会在做了一场诗歌梦后发现自己并不是伦勃朗,莎士比亚,莫扎特,但他们并不会恨Keating,因为诚如Keating自己所说,他要带给孩子们的,并不是让他们成为一名艺术家,而是要告诉他们做一个自由思想者。即使最后这些学生成为了律师,军人,医生,工程师,他们还是会记得当时的那些种种思想解放,他们始终会明白,怀着激情与梦想的人,是不会退却的。

    最后,让我们抛开一切的理性,直观地感受影片。诗歌,学校,少年,青春组合成一段被人遗忘的岁月的最壮丽的篇章。我们哭过笑过,兴奋过激动过,挣扎过也绝望过,最后在被春雨洗过的路上向死而生地前行,所谓青春的意义,不过如此。当年老的时候,坐在摇椅上向后辈讲述着年少轻狂的往事时,有这样一段有诗歌陪伴的岁月,是再可贵不过的事情。

    青春如诗,美好着也无奈着的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是一首无奈的诗 死亡诗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oh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