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学旅行不值?那是因为你没看到研学背后的重要性!

研学旅行不值?那是因为你没看到研学背后的重要性!

作者: 李可为大航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22:28 被阅读0次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研学旅行将成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延伸,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革命性”的改革。

文件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今后,研学旅行将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并且将成为新高考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为什么要去研学旅行?

有人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而我见过最好的回答是:“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

研学旅行,

也是如此。

一年时间,

去十座城市,十所高校,

拜访十位名人或导师,

打十场辩论赛。

每去到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文化浸润,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

孩子的思想、言行和形象。

希望未来的孩子们

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

可以记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不是只会说:

唉呀妈呀,这里好多沙子

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

他会记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只会说:

真美,这夕阳!

这景,真好看 !

研学旅行本质上而言,它是一个“移动课堂”,并且“旅行”和“教育”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我们鼓励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大课堂,在旅行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研学旅行的社会意义

道德养成教育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教育

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经过一个漫长学期的封闭学习,是该让孩子放松下心情,适当的放松与调节。社会实践,世间万物皆是学问,参加研学旅行走向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博物馆正好是对孩子们平日里学习到课本知识的印证。可以有效加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国情教育

组织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院所,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伟大进步,引导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革命圣地,走进改革开放现场,引导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能够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中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

个人素质教育

独立自主,现在的家长往往给孩子提供了除学习以外的一切服务,许多孩子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观念和习惯,研学旅行正好给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强自信,通过研学旅行为孩子专门设计的活动,让孩子有信心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认识新团队成员,并从中得到收获;坚定目标,研学旅行中会安排无数孩子向往的名校,有机会与学子面对面接触,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树立学习的榜样。

责任担当教育

学会感恩,现在孩子都父母掌心的宝贝,生活中都中被呵护在对象,参加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平时付出的艰辛,意识到这个世界也需要自己付出去创造;增进友谊,参加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认识新的朋友,学会与新小朋友相处之道;团队意识,当今社会已经由个人传奇时代向英雄联盟时代转变,参加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学习到团队配合的技巧,感受到团队荣誉感。

孩子放假是放松不是解放,学无止境,参加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从而增长见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博:@李可为-三亚会奖旅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学旅行不值?那是因为你没看到研学背后的重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px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