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给家长布置的作业,我打开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看到的都是病历,也可说是家庭伤害案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3130/59d4e1e7d374e92c.jpg)
现实中,虽然大家遇到的情形和书中的极端案例有很大的不同,但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也可能有意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伤害。
大家可能也都久病成医啦,有了一些秘方和偏方。比如,在对待孩子方面,大体上可能有三种做派,谓儒、释、道。
正所谓,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绝望时是佛家。孩子成绩好,家长神清气爽,大有修身齐家治国的豪情;成绩不太好,便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焦虑;学习特别差,家长只有陡增佛性,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图个心境平静。
近来出现的用养植物的心态来养小孩的园丁模式。认可孩子和植物一样,种类多样,各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自的好,也属于佛系。
家长们一路走来也都略有了些医术,也通了些道术,并仍在奔往幸福和成功的路上思考探索,学习精进。
看看武志红的幸福生活是如何炼成的呢,他在自序中说“我没挨过父母一次打,也没挨过一次骂,要十块钱,给十五,而我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父母就算反对,也绝不干涉。因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我对中国家庭伤人的可怕之处,认识相当不足。” 哈哈,得意中很委婉的晒了自己童年的幸福。
同样,武志红把很多家庭问题,也常常分析追溯到童年,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原生家庭确实非常重要。不足之处是撕开伤口给你看,但提供的疗愈方法却有限。
此书畅销,说明社会有很大的心理需求,引人思索和探究,有病如何疗愈,幸福如何炼成?
卢梭的《爱弥儿》原序引用了塞涅卡的一句话“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3130/b5bc360d2c2321a4.jpg)
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孩子的教育时说:“我们生下来就很弱小,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下来就一无所有,我们需要援助;我们生下来就懵懂无知,我们需要判断的能力。而我们出生时缺乏的和成长中需要的一切,教育都会赋予我们!”
以此与家长们共勉,希望我们陪伴孩子在黄金成长期,一起成长,很多幸福,很少烦恼! 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岁月由小变大,
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无忧无虑乐陶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