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书想法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手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手记

作者: 无所用其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7:03 被阅读57次

    一、课文理解步骤

    先讲题目,三个名词并列,这种形式学生没见过,需要讲。介绍了间隔符。在学生说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提问:能用一句话把三个词连起来,概括作者的基本意思吗?(在冬日的暖阳下,童年的作者看到骆驼队走来的情景。)

    没有按课文结构依次讲。

    问1:文章最主要的描写对象是什么?(骆驼队:有趣,四件事)

    问2:从对骆驼的观察描写中分析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童年:天真,好奇,爱美,善良……)

    问3:这是作者远离故乡后、隔了几十年时光后的回忆,你觉得写作时的作者是怎样的人?她的感受如何?试着找一个能代表她感受的事物来。(冬阳:遥远,淡然,温暖)

    这是文章的三个认识层面,也是题目从后至前倒过来的顺序。从物到人到感觉,也符合认识规律。

    过程中,以带入情景说话的方式引导读文和老师带读以帮助学生把握情感这两个读的方式很有效果。学生以课文为基本依据,发言注意完整表意和有理有据,这种说话训练要求的贯彻也较好。

    二、点讲细节

    1.骆驼“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三个“那样”,不嫌重复单调吗?(小孩的语言,新奇和强调)

    2.“丑”。不是嫌弃,一是惊奇,二是带亲昵。

    3.三个人中爸爸和妈妈的形象比较。(有知与无知,耐心和没耐心,民主和训斥……)体会“夏天他们到哪里去”提问的突兀。一学生说到自己看了全本书,妈妈实际也是有耐心爱孩子的;那么文中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呢?(因为孩子问的实在太多;人物形象的对比和衬托)

    4.“默默地想,慢慢地写”。情感和写作方式。写作使生命长久。

    三、学生质疑

    1.“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为什么不是“沉住气”?背诵中出现这种情况。探讨要点:“得”是能够,能力与现实表现;句式整齐与节奏舒缓。

    2.“傻事”真傻吗?讨论要点:天真;成长与无奈。

    四、反思

    1.为题目特点把握更准确起见,后边可加上让学生自拟同形式题目活动。

    2.“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语法分析基础上的语言特点把握和体会。这点较麻烦,不可能在课堂上讲,但对深入理解把握课文语言特点很有帮助。两种可能。一是以“我”为主语,二是以“我不懂的事”为形式主语,实际意思是“对于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是以“对于我不懂的事”为状语,而省略了“我”这个主语。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值得思考。

    其一是,谁能最准确回答哪种形式更好这个问题。哪个更符合作者的表意?哪个更有利于文中“我”的形象塑造?这是两个有联系而本质不同的问题。所以作者来,也未必就是这个问题的权威解答者。只有读者才是这个问题的最终裁决者。可是这种作为最终裁决者的读者,却并非任何一个读者都能担任的,只有那些有足够语言能力和足够语言敏感性的,才可能担此重任。

    其二是,语言表意本身就一定有含糊之处,汉语更往往有意识利用这种含糊之处,由于边界模糊而极具发散性和张力,造成一种多方向的理解可能,从而更有充分空间使读者能把自己经验带入,实现主动的和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阅读,使阅读从单向接受转变为双向交流以至读者的二次创作。“诗无达诂”说的正是这个。这种时候,强求一种明确的解释,往往意味着对文意表达可能的伤害和对语言表现力的阉割。

    回到这个具体问题。倾向前一种理解的,有一个有力证据,就是后文说到,“我又问妈妈”,两个句子从逻辑上应该保持表达形式的一致,而后一句明显是以“我”为主语的,所以前一句也应如此。倾向后一种理解的,也有内在支持依据,即一旦无主,语句立马更口语化,更活泼而任性;从时间表现上体会,更短暂而接近下意识反应;从语言表达心理上分析,这种语言表达着眼于观察客体的物而非作为观察主体的人自身,显然更符合小孩的认识特点。

    两种理解都可以。强择其一的话,我愿意选择第二个。

    可以猜测一下。这句的诞生,作者的本意应该是出于第一种理解的。因为作者毕竟是成人,她是从成人的思维出发,回顾和表现自己小时候的,在种种活泼物像的描写背后,却是一双冷静的眼睛和忧郁而怜悯的心。从作者行文看,她有明确的人物塑造意识,对爸爸和妈妈都通过寥寥几笔就写出主要形象。当然她着力最大的,仍然是对“我”的塑造和表现。这时的作者,心中想的最多的,是人物,所以用“我”做主语,正是自然而然的。但作为小孩子活动中的思维表现,正想着骆驼的事,突然插入对自己的关注,显然不甚合理。这是本文作者的疏忽,也足以代表一般作者行文的局限。因为这一点,最高明的作者也往往难以完全准确把握。

    作者是自己作品的上帝,他的上帝视野是实质存在的,他无法完全摆脱这个而沉入文中人物的视野中去。上帝唯一不能的,并非创造出一块自己不能举起的石头——他可以很轻易经由思想活动而实现,既然作为上帝创造物的我们也可以做到的话——而是摆脱自己的全能。一旦摆脱了,他将失去对作品整体的把握,而将作品变成一个个不同角色的呓语和各行其是;可是摆脱不了了,作品又容易成为他一个人的呓语。无论哪一种,都将影响他的阅读者获得满足。

    给作品中的形象以完全真实的生命,而依然保证作者个人意见的完美表达,以此实现和读者的双向交流沟通,这是一切创作的永恒挑战。作者,作品,读者,这么矛盾的关系,要解决,还得回到作品上来。

    林海音是个高明的作者。也许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写出来的还是这个句子——因为,聪明的读者,你当然会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复杂和凑合,它的本质是自指的,没有你的积极参与,什么都无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sf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