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夏衍余秋雨

作者: 不熟的果实最好 | 来源:发表于2020-01-12 15:57 被阅读0次

这周还在知乎上看见这个内容:有人出了个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征求对句。我看到一些回应,有的也挺有意思,但感到应从格律上入手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佳联。我是这样考虑:

一、对联一般是要用律句的,这样念出来更容易激发诗情——让表达变得自然悦耳。在自然的状态下,诗中的激越警句才能真诚感人。

1、格律是中国古人在先秦和六朝诗歌的基础上,于唐代发展成熟的汉语声韵的美学规律,它的出现也是唐诗取得空前成就的必要因素。

格律的核心内容是平仄规律,而不是具体的语音,所以尽管千百年来语言发生变迁,格律仍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我们念唐诗。唐代的中古音和现在的普通话差别很大,但只要掌握格律,把一些明显变化的读音略加调整,就还能感受到唐诗朗朗上口、不可方物的美妙韵律。塞外飞雪,江底星辰,万千气象如在眼前。

格律诗有这样的特点:押平声韵和逢双必反。念的时候结合这些规律就更美了。比如:

1)文章,魑魅喜人。(杜甫《天末怀李白》)“憎”普通话本来也念一声;“达”原来是“短促”的入声字,属于仄声;“过”在韵脚,要念平声,是“经过”的意思。

所以大致读成这样:文章曾命大,吃妹喜人锅。而原文如果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念,这两句和前后的几句就没那么和谐。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簪。(杜甫《春望》)“胜”字要和“欲”字相“反”,所以应该念平声,指承受。

以上两句的原型都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这里也没有拗救。

2、而古体诗作为另一种形式,不强调平仄,全诗要求押韵。但要用灵动洗练的笔法,给人以明快、自然的诗意冲击,近体诗(格律诗)是更好的选择。对联就特别适合格律的环境。

说到押韵,陆游有一首古体诗《看梅绝句》(《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中华书局1936年版):

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

诗句的第二、四句一定是押韵的(“香”和“狂”同属《阳》韵),但有人说“狂”字本来是“”(《庚》韵)字,是被台湾的李敖先生改成了“狂”。

其实古体诗里《阳》和《庚》韵不能通用,所以陆游是不会那样写的。李敖先生是把这句改成“我死诸君思我狂”,即把“此”改成了“我”,放大了诗人“狂颠”的逸态。但“作剧”成了“我”的常态,“狂”则不显珍贵,改过以后意气风发,但并不合陆放翁的诗思。

古体诗更适合写节奏舒缓的长诗(如《长恨歌》),因为所受束缚少、更加自由;它也宜作急智应对,比如七步诗、联句。

但尽管如此,古体诗也常用律句,陆游这一首的后两句就是“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原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里也可以算拗救,可见律句在诗人脑海里的固有位置。

二、双关的对联属于异体诗的一部分。这个体裁是作者奇思妙想的结果,充分应用一个字的不同词性,使同一段文字,营造出可以让人恍然大悟的多重寓意。

既然追求意趣就一定要自然,诗意要流畅、引用更不能生硬。就是说取用的人名全名对全名、半个就对半个;意思也不要绕一些生涩的弯。异体诗本身就很容易招来严苛的审视。

“莫言路遥余秋雨”的平仄是“仄平仄平平平仄”,不符合格律逢双必反的要求,仅仅十四个字表达一个诗情的话,这几个字稍有反复的意味。

此外上联意思是“不要说路远,只剩下秋雨了”,逻辑性不强,也少一点诗意。诗意是建立在逻辑上的,要使读者认同以致获得共鸣,一定要用未必明说但一定清晰的逻辑。

上个月我在高朋满座的大学校友群里看到它,即改成律句以求斧正。

我是把上联略作修改:“莫言夏衍余秋雨”。这样符合格律,逻辑上也讲得通:不要说夏天变化了只剩秋雨。夏和秋建立逻辑,这个位置也决定下联同样位置的对应。

修改以后的格律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由于首字平仄不论、这种句式还可以用孤平拗救,所以我这样处理:

莫言夏衍余秋雨,

老舍路遥陈梦家。

因为“路”是仄声,在这里是孤平,要用下联第五个字当仄而平相救,即下联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平”。

意思是:不要说夏天演进以至离去,唯余秋雨,(愁色无边);(我)总是舍弃远路,(只是)描绘梦里的乡关(就够了)。相对于秋和夏,梦也与路形成关联。此外全联逻辑也较通顺。

句中提到的陈梦家是上世纪我国成就卓然的古文字学家和诗人,尽管早逝,但他的名字和成就一样难以磨灭。

欢迎诸位指正。

书法的几重身影

《饮冰室诗话》的佳句(上)

多学元章访晋贤

“衰”应该念cui吗——回乡诗考补遗

悬肘小字的样子

异体诗的意趣

上海深秋纪行(中) ——悬肘法四证

上海深秋纪行(上)

黄庭坚口中的“上水船”

何监的临别诗行考

明治汉诗(全)

台湾行散记

仙客刘诸城(上)

试向樽前问霜色——三救解析

米芾心法——《海岳名言》

什么是文人字

​为什么学习书法要懂点格律

点彻人间夜半灯

翰墨宝筏——思翁大展巡礼

摊卷添灯写压纹——落笔的规律

故园权作少年游——昆明饮食

不添烟柳也春山

书法核心的字眼

四联对仗的清明茶诗

哪个才是宋徽宗

云在青霄水在瓶——禅机和书法的疑案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无公则无南宋

斜风细雨入汤山

北宋的几个瞬间

明珠就性赠襄阳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黄鹤楼的鹤是哪一种黄

盲写的状态

酒后的状态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微信以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 莫言夏衍余秋雨

    这周还在知乎上看见这个内容:有人出了个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征求对句。我看到一些回应,有的也挺有意思,但感到应从...

  • 对对联

    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 下联:???????

  • 对网友出的下联

    网友提出的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 我对的下联是:比干韩寒萧远山。 虽然有点不雅,但可谓工工整整。 莫言既是名词也是...

  • 对网友出的下联

    网友提出的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 我对的下联是:比干韩寒萧远山。 虽然有点不雅,但可谓工工整整。 莫言既是名词也是...

  • 无意做秋娘

    【五言绝句·秋雨来急有感】 文/莫离 秋雨更添凉,深秋欠美装。 莫言秋意狠,无意做秋娘。

  • 夜读秋雨

    夜读秋雨 夏海芹 和朋友交换书来读,用贾平凹换来了余秋雨。很值。 余秋雨的书读过几本。《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山...

  • 上联:莫言路遥余秋雨……

    网上流传一个求下联的对子,上联是三位作家的名字,各位文友,可在本文后留墨。 《照妄心》 文:她禅 尘雾成霾遮望眼,...

  • 白狗秋千架.共同的情感

    **** 许久前我在整理我上中学期间做的各种摘抄以及笔记,上中学期间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家有莫言、余秋雨还有就是马尔克...

  • 暑假生活——读书(九)

    上次“读书交流会”后,又破格在书城挑选借阅两本书:余秋雨的《门孔》和莫言的《十三步》。 八月上旬,连读带抄录、复习...

  • 莫言寻根短篇小说

    喜欢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喜欢莫言,苏童余华等的同仁,关注我的专题。莫言寻根短篇小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夏衍余秋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tw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