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随着“比特币”一夜之间成了爆炸式的网红,我也想凑凑热闹了解一下其基本内容,结果就在阅读文章时发现了一个陌生的名词——去中心化。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接着阅读了一篇关于“去中心化”的文章:“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让我不禁感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来处理。
R
原本以为这种介绍专业术语的文章很枯燥,结果在中午没有午睡的下午依然看得很带劲,而且结合一个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小例子也让我非常有代入感,作者不愧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呀!
I
作者指出,去中心化的概念去中心化最初是一个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原理,在微信大佬张小龙提出“把微信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之后这个概念才逐渐被热议起来。纵观现在的生活,“去中心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1.人人都是中心
去中心化的概念很适用于社交网络中,在这个大的社交系统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但这种中心也不是绝对的、长久的,也不具备强制性,中心都可以被更新替代。就比如以前想成为明星必须通过各种电视台、媒体、公司等娱乐行业的层层选拔、考核,而现在只要你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或者言行突出,具有影响力或号召力,就能迅速在互联网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力量。
2.去中心化≠不要中心
作者在文中指出,去中心化的最大误区即认为去中心化=不要中心。绝对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会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就如同某位知乎作者所说的,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还是刚才的“造星”例子,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红”,他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都来自于数以万计的群众的支持与认可,即是由群众选择、决定的“网红”。所以说每个中心都依赖于个体(节点)的支持,没有单独存在的中心。
3.去中心化vs中心化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思想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只在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在淘宝上购物,首先将付款支付给支付宝,然后等整个交易结束(即用户收货)以后支付宝再将钱款打给卖家,其中支付宝就充当一个“中心”的作用,通过这样权威的一个中心保障交易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很多生活服务,例如打车和外卖app等,注册的用户都作为一个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地进行消费,其中app只是作为一个平台而不是中心,每个发生交易(数据交换)的用户才是中心。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思想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结果。
D
继续学习互联网中的新技术、新名词,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