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鲁迅,你会联想起什么?
是上学时,在三味书屋里刻下“早”字的少年;或是和闰土一起在瓜田里刺猹的小少爷;亦或者是那个弃医从文的有志青年,还是那个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代大师。
我记得我上学那会,语文老师照本宣科般地讲解鲁迅的文章,完成他的教学任务,完成我们的考试任务,一顿操作下来,在我的记忆里鲁迅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老头,在文章里叨逼叨地痛骂着,那些他对于社会的批判,对于当时国情的透彻分析,对于当时国人麻木不仁的痛斥。因为年纪小,无法理解,因为未曾经历,总觉得他过于愤恨,不平和,用现代的词汇,我甚至觉得他就是民国时期的“键盘侠”,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是非曲直,只要我看不顺眼,那上去就是一顿口诛笔伐。
随着年纪见长,阅历增加,回过头再看鲁迅的文字,时长会觉得变体生凉,过去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如今似乎更变本加厉?诚如编者所说:
鲁迅活着的时候,曾希望他的文字能够快速腐朽,再无用武之地,却事与愿违了,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文字依然鲜活,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常常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发言,100年前的言论,至今难以有所取代。
看得他的文字越多,越感到清醒,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而这一本《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就是我近期发现的,收录鲁迅作品的书里非常喜欢的一本了。
编者收在这本书里的多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些轻柔而冲淡的文章,并不包括那些血泪蒸腾或横眉怒目的文字。可读起来,仍然让人觉得沉甸甸的,一个唾沫一个钉子,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有温度,也更充满了力量。
这就像我们从当代某些作家那里看到的貌似“重”和“刚”的作品一样,即使专注选择这些重而硬的文字去看,也还是免不了轻飘飘加软绵绵,毫无深度和气魄。
或许,这就是作者之间的差距吧。有些文字振聋发聩,可以引发地震和海啸;而有的文字只能如过眼云烟,触目即忘。
就像文中开头说的,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能用鲁迅当年的文字去解释,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思,接着是醒悟。
比如保存“国粹”
鲁迅先生从清朝末年,说到他当时的民国时期,常有人提到说要“保存国粹”,其实到现在也有人提到这个,可是什么是“国粹”呢?大多数人却并不清楚,只是一味喊着口号,行动上,大概就是发发微博,打打嘴仗了。
鲁迅先生先是解释了何为“国粹”,解释了“国粹”的利与弊,再回归到论点本身,用朋友的话来收尾,“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
“国粹”他与众不同,唯我国独有,可他如果像是裹小脚、留辫子、三从四德、三妻四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类,那么大可不必,要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值得被保存的“国粹”才是正解。
再比如“自大”
说到这个,我甚至觉得鲁迅是不是穿越人士,他的文字的前瞻性,让我细思极恐。他在自己的随感录中提到: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仔细想想,何尝不是呢?我们从小被教导要谦虚,被人夸奖,要说“哪里哪里、你谬赞了”,而身在一群人之中,对于爱国这个话题,就特别能侃侃而谈,也不接受任何反驳,因为在一群人之中,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是胜了;输了,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吃亏。
如鲁迅先生所说:
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备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都很卑怯。
还有那些自认为爱国的,沉迷在中国从古至今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沉沦在外国物质文明虽然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的;还有那些说外国也有乞丐、流氓、叫花子的;以及各种听不得一点批评,你反驳他,就是崇洋媚外,就是他国走狗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就像最近经常看见微博、豆瓣上各种充满暴戾的文字,针对贾樟柯、北岛、梁文道的批判文字,各种充满着谩骂、不理智,发泄情绪的文字,大V们为了流量下场带节奏,述说着怎样怎样是爱国,怎样怎样就是不爱国,还有断章取义的标题党,
我们要治愈这种自以为是、“自大”的毛病,鲁迅先生也给了解药,这味药就是“科学”,只有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和文化,扫除了混乱的心思,和助成混乱的物事,几代之后,那时就能够有所转机。
我的力量也不大,甚至或许只能影响到我周围的个别亲人朋友,可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阅读鲁迅的文字,鲁迅的书,希望在几代之后,能如先生的愿望,扫除我们的自大,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党同伐异的自大,能够让先生的文字就停留在书本里,不要再让他出来现身说法。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