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飘洋过海来看你 ---美国硅谷行记

飘洋过海来看你 ---美国硅谷行记

作者: 豆酱紫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8:55 被阅读369次
    Golden Gate Bridge

    美国,对于80一代的我是一个非常熟悉又非常陌生的国家。熟悉是由于读英美文学和工商管理并工作过几家美资外企的我从学生时代对于美国人、美国社会、美国历史的了解就多于其他国家;熟悉是由于主流文化中好莱坞、迪士尼,美国英雄式的价值观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熟悉是由于从《北京人在纽约》到《北京遇上西雅图》从父辈到我们这一代,对于这个dream country 我直观感受了它从梦想到现实的一种回归。 而实际上它又距离我很遥远,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一万多公里,跨越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 我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做好功课,了解当地法律交规,需要驾照、整理攻略各种准备。然而,由于工作原因,硅谷之行就这样的到来了,这里没有1号也没有66号,但是这里有《从0到1》、这里有乔布斯、这里有斯坦福、这里有世界科技之巅。

    Boolan硅谷研修营一共安排了5天7晚的行程,每天都要去4-5个企业或者活动,行程非常紧张且不轻松。有的晚间活动结束要到深夜,大家觉得不过瘾还会开小会,表达观点分享感受。总而言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过的既不是美国时间,也不是中国时间,但是一周下来的感觉是硕果累累、满载而归、有思考有感慨、有讨论有碰撞,痛并快乐着。看到很多小伙伴回来以后奋笔疾书表达感情,我也开始蠢蠢欲动,这里不详细介绍行程,只谈日常生活花絮中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对比与感受。

    " Melting Pot " , 文化大熔炉,让自由之风吹拂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民族大熔炉 (melting pot) , 华人族群作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些年发展的也非常好。 但是如果你不亲临美国,的确无法深刻体会 melting pot 所能表达的深层次含义。从西海岸的很多地名San 开头的地名就可以看到西班牙人的影子。 这次来到斯坦福大学,发现校园的整体建筑都是西班牙风格的,和很多常青藤名校的拉丁语校训不同,斯坦福的校训Slogan居然是德语。 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双博士教授在谈及硅谷文化的时候告诉我们,他非常反对Trump对于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政策,因为他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他说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是外来人一起建立起来的。当我们步入中国城吃饭的时候,居然在街边花园看到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下象棋、看打牌的老人,那简直就是中国乡村小镇的偏安一隅,这种情景在国内也越来越少见了。Uber打车用了4次,司机3张亚洲脸,1个中亚移民。Marcy 购物时,售货员和我前面的顾客从头到尾在用西班牙语流利自如的沟通,而轮到我的时候,她的英语居然不能完全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最可爱的是,来到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Boomtrain的时候, 猫猫狗狗做为 Boomtrain的 barkening team 跑来跑去第一时间来接待我们这些新来的客人, 它们萌萌的照片竟出现在了公司组织结构图上。 跨世界、跨民族、跨种族、甚至跨物种的一切在这里相处默契,传统和习俗有丢弃有坚守,达到了一种自然自有的统一。这些在其他即使多民族国家都是不曾有过和不可想象的。诚然,这片没有漫长历史的土地上几乎看不到18世纪以前的建筑和文化基奠,同时它也没有那么多的风俗和繁文缛节的道德束缚和思想禁锢。 难道由于这种自由、跨越、开放并融合的环境存在,才创造和培养出那么多自由、创意、无边界的思想和精神文化么?

    Boomtrain Barkening Team

    Change the World 我们要改变世界

    好莱坞电影中,最后总会出现一个是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的大英雄。而亲临硅谷才会感受到,大家真的这么想的,公司也是以此做为使命和愿景,发自内心的相信这一切并认真执行的。 在旧金山大学听UI大师Jeff Johnson 演讲的时候,他很自豪的提起自己曾经做过的2家初创公司 (start-up) 以及旧金山大学的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校训。最近在互联网圈子里流行一个硅谷舶来词“ 连续企业家 serial entrepreneur ” 描述的就是这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仍旧相信自己可以影响世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创业者。其实不只是创业者有这样的大情怀,投资人也有。在硅谷,一个坚持了三四年仍旧一个客户也没有的濒临倒闭公司可以在第5年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并通过资本注入带来生命和活力。在这种故事里面,无论创始人还是投资人都看上去比较疯狂、反主流,但这就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为他们相信,最反主流行为不是特立独行或者抵制潮流, 而是在潮流中仍旧坚持独立思考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坚守。 在参观Google的过程中,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地地道道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出口博士,家长眼中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仅是一个部门主管,他却可以很宏观的谈及 Google 人工智能战略、技术栈、竞争策略、人才文化、商业智慧等企业战略和企业愿景方面的内容,并坚定的相信公司所专注于的技术探索和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长远创新。

    情怀可以当饭吃么?当然不行。改变世界当然靠的不仅仅是情怀。这个答案走到硅谷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就得到了答案。从计算尺、差分机、机械计算机, 到用于工业化甚至战争的打孔统计仪、超声波雷达,以及战后的施乐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便携式计算机。这里是从情怀走进现实世界的地方。有一种观点是说,人类所有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其实背后都存在着资本和利益驱动的无形之手。在这个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里,对比人类以往的发展历史,近100年来创造的玲琅满目的科技文明和人类智慧通过机器实现的“幂次增长”会让人觉得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不可否认战争和军备加快了这种创新研发的速度,这也让美国科技和若干美国著名企业在战后由于其独特优势迎来了他们的持续繁荣。

    施乐奥托 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

    联邦制,我们都是独立王国

    此次硅谷之行必须有购物的任务,所以没有来美国之前,我就开始在网上查找退税和税率政策,后来才发现了联邦制国家独有的一些特点和做法。 拿税率和退税来讲,每个州做法不一。目前只有极少数几个州是退消费税的,大部分都不退税率是 4% 到7.5% 之间,加州属于富裕大州,税率最高,是7.5%。 税率不同,当然法律、规则也都有差别。 美国是一个轮子上的国家,城市或者城镇之间都是一马平川的公路,双向8车道,工作、生活及购物,都要开车子。美国各个州的交通法律也都各有不同。在加州,司机师傅说如果超速被拍,会罚600美金,然后还要去法院上听证会,向陪审团解释你为什么那天要超速,如果理由不合理,就有可能被吊销驾照,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速度限制车道上不可以行驶过慢,不可以独自开在 Car Pool 拼车优先道上,否则会被罚400美金以上。 想起自己在澳洲自驾速度过慢被追上叫停只是批评了几句,限速路段超速被拍罚款200澳币的经历,瞬间觉得美国法律还是比较严格和苛刻的。 记得以前听《晓松奇谈》讲过美国一些州的扫黄打非钓鱼执法案例,和裁定犯罪的方式方法,又觉得有趣。做为在国内“理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环境长大的小伙伴,到了美国真的要多多了解法律法规。哪怕自驾旅游,也要更多了解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也是由于这种各自为政的法律制度体系,才给了地区发展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在硅谷的时候和很多企业和工作者聊天都避免不了一个基本的话题,硅谷为什么会成为硅谷? 很多人认为,硅谷的发展是由于早期非常宽松的税收政策、人才策略、和廉价的土地。简单说,人和地都很便宜,政府管的少。 比如加州是没有竞业限制的,你今天在这家公司工作,明天可以去别处。当然对企业也是对等的,今天让你来,明天可以让你走。 相比其他高福利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对于就业的限制保护的保守策略,这的确刺激了人才的流动和发展。土地方面很有趣的是,早期湾区土地非常便宜, 惠普还是思科我的确忘记了,他们刚开始落脚发展的时候,从斯坦福租了一大片土地,而那时候地也不值钱,于是莫名其妙的签署了 999年的租约, 后来硅谷发展起来以后,他们才意识到公司无意识租到的这片土地居然身价倍增,Palo Alto 已然是硅谷的顶级富豪区,然后自己开开心心的当起了二房东,其他业务收入搞的风生水起。

    土地可以廉价、人才政策可以宽松,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湾区做的却非常严谨和不放松。此次行程我们访问了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法律事务的著名律师事务所Fenwick。无论多小的公司,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很重视的。所以在硅谷你会经常看到大公司购买吞并小公司,而鲜有大公司把小公司的人挖走以后,把小公司的技术直接拿到自己口袋里的事情。盗版甚至模仿他人技术成果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最近人工智能被喊得很热,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超出了预期。当国内还在讨论自动驾驶是否能实现时,硅谷的律师们已经在探讨自动驾驶法律法规和未来可能的政策,因为这些车子每天都出没在身边。之所以自动驾驶技术没有大面积推广,法律、道德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比技术的突破更让人头疼。还有就是未来人工智能自身发展创造出来的产品,如果有专利权,那专利权该如何归属? 总之,社会规则、流程、制度的遵守、执行和完善已经潜移默化到了每个人生活的时时刻刻,同时违反规则的风险、机会成本和代价也非常大。

    Uber Ford 合作的 Level 3自动驾驶汽车

    人文精神与科技的黑白灰

    出国旅行,我会留意看一个地区的公共交通,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空间的利用思考和思想,也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迄今为止觉得逻辑性最强,空间使用率最高、最实际实用的非东京的Metro、JR公共交通莫属。最霸气的要数莫斯科地铁,都是战时防空洞水平,深深地扎到地下,同时又富丽堂皇艺术气息浓郁。好像战斗民族自己,一边扛着枪,一边随着柴可夫斯基的乐声跳着芭蕾。美国其他地方没有去, 但是旧金山的BART 真的让我体会到了美国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哀怨。旧金山 BART相当于捷运,也是贯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首先,我就被BART自助购票系统难倒了,因为你除了要知道自己去哪一站,还要通过售票机前面的指示牌了解到自己所到那一站的价格,这其实不算什么,关键是这个价格是有整有零的,你要自己把金额输入进去,而且机器很傲娇,如果你买一张票,它没有足够的零钱找给你。你必须要买它能找得开零钱的数量的票。整个操作过程漫长、且界面很不友好。我们10个人用了很长时间搞明白,且无法想象早高峰时间的BART 场景。进到地铁里面,感觉破旧程度可以和巴黎地铁PK吧,除了不是上下车要自己开门, 明显年久失修的70年代水平。而且开起来以后非常“惊艳”,因为铁轨与车轮摩擦出的刺耳噪音可以盖过任何声音。还有时不时出现在身边的流浪汉,又让人不由自主的抱紧自己的包。 其实美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破旧不仅仅是地铁,公路也被常常吐槽。从机场到城市路上的公路很多地方坑坑洼洼,政府也没钱修,旧金山国际机场就是一个中国二线城市机场的规模水平。有的人说还是中国好,基础设施看出了一个强国水平。有的说,美国政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政府很穷,是藏富于民而不是藏富于国,市政设施的改善是劳民伤财不讨好的事情,推动起来很难。也许这就是不同社会体制下的利与弊吧,是个开放问题。

    BART的内部

    尽管,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看不出国家政府对于人民的爱,但是在企业里面,我们却感觉到了浓浓温情和关怀。一提到“硅谷范儿”的办公场所,我们就会联想到轻松、活泼、开放办公、免费零食、五颜六色。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也在争先效仿。此次硅谷行也让我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Google, FB, Airbnb, Paypal , Twitter耳熟能详的这几家IT公司的午餐都是免费的,而且吃的真心不错。 在Google 我们还看到了移动美发沙龙、移动健身房、露天电影院。 Paypal内部也有员工健身中心,游泳池,自动电脑插件售卖机。Apple Campus, Google Campus, 企业园区也可以被称为Campus, 雕塑、游戏、风景,可以比校园的Campus 更充满想象力。在完成D轮融资的在线教育平台企业Udemy, 有大幅的海报来介绍新进入职的员工,以及员工在现有岗位取得改善的成功小故事。 在 50%的员工都在印度班加罗尔的 Start-up 人工智能公司Boomtrain,  除了员工可以带宠物来公司,在多次强调 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自觉自能的企业文化墙旁边,是员工个性十足的大头贴。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带给人类数不尽的恩惠和惊喜。科学技术虽然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威力,但科技本身并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也不能解决人类的审美、道德和价值观问题。当我们感慨于为什么我们有百度、有阿里却不见Google, Apple, Telsa 时, 我们内心是在呼唤和渴望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情怀的科技创新。可当一个清华毕业生感慨清华毕业都买不起学区房时,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又能安放在哪里呢?

    需要记录的还很多,未完待续,也欢迎更多小伙伴来参与Boolan硅谷研修营,一起 See the Future, and Build the Future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飘洋过海来看你 ---美国硅谷行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xr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