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是知识就是力量第五期: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任务的拆分和产品化。世上没有难事,学会大事化小,什么目标都有希望完成。要好好思考,要不断思考怎么把自己的价值变成一个产品,让大家去使用,释放出强大的社会价值。
以下是阅读笔记摘要
本期金句
1.怎样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第一,把大事拆成小事;第二,把自己做成产品;第三,先上车再换座位。
2.六度空间理论: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3.把自己产品化:让产品本身说话,用时间累积价值。
4.不迎合感动对方,积累自己的价值。
5.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兵法》
第一部分
把价值传递出去
这叫考试,可是如果你参加完高考之后,高考一结束的那一天,这种考试模式在你生活中就消失了。剩下来的所有竞争,都不是纯粹的考试。虽然它有的时候,呈现为考试的面目。
第二部分
拆解任务
现代社会学理论有一个词儿,叫“六度空间”理论。当然,你也可以把它表述为“小世界理论”。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是人类社会当中的一员不管你是什么社会地位、什么财富状况,你距离任意一个其他人中间所需要通过的节点不会超过五个,所以叫六度空间。
什么叫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本质,就是能把一个宏大的目标,拆成一堆小目标,而且马上就能动手做。
一个牛人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我能不能通过把它拆解,拆解到细碎,变成一个我当下可以完成的任务,然后着手去做。
这就是拆解的力量。一个人为什么能做出大事?不是因为他真的很有本事,想法很奇特。不是,他只是会拆解。
第三部分
产品化
产品化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最大最大的人生机遇。
你做出一个产品你根本就不需要去推销,你只需要找到第一个陌生人成为你的种子用户。如果,他能感受到价值,他就会用、他就会推荐,然后整个的发展链条,就这样打开了。
为什么张小龙说:“我有三不主义”,就是不干哪三件事:第一、不骚扰;第二、不感动;第三、不迎合。这听起来很高冷的样子,但其实这哪是高冷啊?你听明白,我刚才说的那个逻辑,他在这三个不的后面,他干了一件事啊,他要把产品本身做好。我根本不需要去骚扰你,去感动你,去迎合你,我仅凭我给你提供的价值,你就会成为我的用户,而且还会把我的产品向其他人传播,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难的自我约束,但在产品时代,这是最好最好的方法。
第四部分
先上车,再换位置
如果有人愿意在火箭上,给你提供一个位置,你就千万不要挑舱位了。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打败你的敌人,这我们说了算吗?不算的呀,是因为敌人自己不中用、不行,他才败的嘛。那我们能做什么呢?就是保持那种不可被战胜的状态,永远不要输光手里的牌,不要落到不得不下牌桌的境地,这才是我们的使命,这就叫“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管你是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创一份自己的业,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么一段话,叫:把自己的价值变成一个确定的产品,然后让第一个陌生用户去使用它,再在整个社会释放价值。最后,不仅你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会创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业,甚至,你会成就一个你自己满意的人格。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想做成一件事,这个原则都适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胜过一切推销。
如果能够成为一个稳定输出价值的人,那么迟早会被人注意到,不必计较一时的输赢。
——2018.9.5成长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