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一阵有位朋友来听公司的招募说明会,对我们王鹏总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很喜欢明亚的这个氛围和调性。
那天跟我聊了挺久,期间她问我:你属于玩命做业绩的,还是佛系销售的?
我回答时,犹豫了几十秒钟。我觉得思想里我是一直在玩命的,但好像行动上看上去有些佛系。
她哈哈一笑,没说什么,但是我自己却久久不能平静。
保险是个行格不高的行业,注定要经历不少的拒绝。我得承认,我是个害怕被拒绝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发展速度。
而且这个限制,已经让我感觉到十分不“自洽”了,我决定要好好修炼下这块。
无意中围观了一个群友分享自己在践行“被拒绝脱敏”时,被高冷的面包房小姐姐拒绝的事。
看了她推荐的TED“被拒绝100天”的演讲,那个演讲人正是蒋甲。
这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演讲,对我可以说是一场思想的大洗礼,当了解到他还写了书后,立即就下单了这本《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受》
2.
蒋甲虽然是华人,但这本书是用英文写的,然后又翻译过来的,句子还是有些绕。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蒋甲被拒100天的经过,包括开始时的细微的感受,以及慢慢地在拒绝中摸索出的心得体会,以及一步步从拒绝到大概率被说“是”的过程。
静观这个过程,对身陷被拒恐惧的我来说,真的是意义重大。
眼见着有人从自己身边的泥潭里一步步得爬上来,每爬一步的刺痛声就在你耳边,一步步的蜕变之后,他变成了那个华丽丽得站在TED台上光鲜亮丽、无比自信的分享者。
这怎能让我不瞬间热血沸腾,信心满满呢?
哈,以上都是感性认识。
其实书中的很多观点,直指恐惧拒绝的人的内心,让我受益匪浅。
1. 别人拒绝的是这件事,而不是拒绝你。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拒绝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方是在拒绝我们本身,是在否定我们,在轻视我们。
如果本身不是个超级自信的人,很容易会衍生两种情绪:一种是怪罪自己,觉得自己很差,进入一种羞愧和自责中;另一种是觉得不应该这么对待自己,怪罪拒绝自己的人,从而满腔的愤怒和报复欲。
首先,我们在被拒绝时感觉到难受是很正常的。
这个源于我们未进化完成的恐惧本能,在以前被同伴拒绝、排斥,不论原因如何,都会迫使我们独自面对豺狼虎豹,在这情况下,社交拒绝相当于死亡。
所以我们有这种难受和恐惧是再正常不过的。
其次,实际上不同的人对同一请求的反应是大相径庭的,这与我们本身毫无关系。
人是多样性的,个性动机还有背景都不相同,他们对于同一请求的回应反应出的更多的是他们本人的特质,而非请求本身。
2. 拒绝不是一个真理,而是一个观点。
当你向别人提出一个要求时,对方只是在考虑我们的请求,然后给予我们反馈的观点。
这个观点与他们当时的知识背景、经验、教育、文化,或是一生积累的教养,以及当时的心情,他们的需求的具体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拒绝通常更多地反映出拒绝者的特性,而非被拒绝者。
一个人对我的看法,或者对我要求的看法,可能被与我无关的因素所影响,我又何要把每个拒绝都看得那么重呢?
对自己价值的看法,都基于别人的一个念头,一个判断,那是十分不公平的。
3. 你被拒绝,只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会说“是”的人。
书中蒋甲的实践经历表明,拒绝也是符合大数法则的:如果被拒绝的次数足够多了,最终会转化成“是”。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不停地跟别人提出请求,总会遇到一个愿意接受我们的人。
4. 说再见前,先问对方“为什么”?
通常,我们过于在意对方的拒绝,可能对方刚刚用表情或动作表达“拒绝”时,我们就逃开了。
这样逃避开,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既没有达到目的,也没有从被拒绝中有所收获。
蒋甲提出,最开始被拒绝时,仍然要继续聊下去,通过询问“为什么”来找到对方拒绝的潜在原因。有可能,这个原因只是一个误解,进一步的询问就会给我们一个解决问题,让对方说YES的机会。
在不断的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蒋甲发现:被拒绝这事不但不可怕,还能学会很多“不被拒绝”的策略。
比如,“被拒绝后不放弃,换一个更易接受的要求,就有更多的机会被肯定。”
“不要跟拒绝者争辩,要试图与对方合作,想办法让请求变得可行。”
“在决定放弃之前,先退一步,想另一个提出请求,或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况之下提出请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