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尧典》中有哪些古代历法小常识?
答:在文章前一部分,尧任命羲氏、和氏两族的人去东南西北四方,这一部分有一些小常识的,首先,我先看一下这部分的原文,我改一下排版,这样看起来更加直观,容易理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下面解释小常识时间:
1、日中指春分,因其日夜等长;日永指夏至,因其白天最长;宵中指秋分,因其夜与日等长;日短指冬至,因其白天最短。
2、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是指春夏秋冬的第二个月。古人分一年为12个月,再分一年为四季,所以春夏秋冬分别有3个月,使用“孟”、“仲”、“季”来分别代表三个月份。所以:春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春;夏的第3个月称为:季夏;秋的第2 个月称为:“仲秋”,以此类推。
就是说12个月的命名由:孟仲季和春夏秋冬,各取一个字来组合而成,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另外,《吕氏春秋》这部书第一大部分十二纪,就是按照上面这种方式来命名的哦。
3、(曰明都)这3个字有括号,是因为《尚书正义》中的原文是无这三个字的,后人是根据郑玄的注添加上的。
这四段排比过后,有一段话: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这里就是指我们用的农历啦,也称阴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
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将12个月分为6个大月和6个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一年合计是354天,比实际的天数(365.25天)少了11.25天,所以每过3年,设置一个闰月,这样以4年为一个周期,天数就与实际天数相符了。
最后,星鸟、星火、星虚和星昴都是古人命名的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