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即人生
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怎么说尼?感受到有点悲观、有点厌世、有点赤裸裸得情色、有点对生活的不甘心。作者能够将文字深深插入读者的皮肉,伸入骨髓,让人有一种钝钝的闷闷的痛感。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在读完后,甚至感受到了绝望,现实得让人难以接受,就好像作者真的经历过这一出一出的故事,不然其中的描述为什么会如同自述一般的逼真,刻骨。
《色身》中自觉卑微的女演员,逃离了众人的指指点点、逃离了那个一动不动的男人身边,逃离了那所空气浑浊的房子,但终究也还是逃不掉自己对自己的怜悯,逃不掉精神上的自悲。
《圣婴》中的母亲仅仅是为了能让女儿有个可以陪伴左右的人,甚至豁得出去自己的生命,而那个没出息的男人真的足够善良到可以陪伴这个痴呆女人一辈子吗?
《抚摸》中幼年被长辈侵犯,长大后却有些被性虐倾向的女人,心里的那份扭曲自悲应该都是源自于幼年时的经历,最后却是一次医疗检查带给她的耻辱感成全了她对自己真正的审视,也许,甚至让她感觉到了一丝丝的解脱。
《柳僧》中的母亲,女儿都有着一份能力,就是能把正面的情感都反着释放,而得到的结局当然是除了痛苦就是绝望。母亲爱着女儿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好爱,女儿觉得对不起母亲却不知道如何道歉,而让人最绝望的就是这个母亲深深眷恋着她的初恋,而正是她的初恋竟将凶器挥向了她和女儿,彻底剥夺了她们生的权利,也结束了这场痛苦的人生。
《丑闻》中自诩是知识分子的女教师,精神上竟可怜至极,情愿卑微的献身给男人,却又为自己的卑微而感到不甘心。没想到最终对男人的反抗也是发生在一场自己主动的性关系之后,也许只是因为这个男人是个入室盗窃的罪犯,假如换掉罪犯的身份,是不是她还是会堕入继续卑微的献身,再次不甘心,而后再献身的无尽死循环?
到底,是疼痛组成了人生,还是人生的种种经历促成了一种恒久的痛感?读后,我陷入了思考中……
自控说白了还是要自己体悟
这本书似乎是一本被神化比较严重的作品,没拿到之前都是听各种大神和所谓“比较擅长自控的各路神仙们“提到并力荐已久,所以也是惦记了挺长时间。终于阅读书单排到这本书时,不免还是有些失望,虽然预先知道这类外籍书籍肯定也还是抛出观点后,各种实验验证、实例说明的套路,但是总觉得起码收获的干货应该更多一些才对呀。总之,就个人而言,收获非常有限,仅限于以下几点。
1、坚持运动,尝试冥想
书中推崇运动减压,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并正在做的,不仅是为了减压,我更希望的是增加精力的储备总量,让自己能以更饱满的状态去应对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种状况。另外,书中提到的冥想,我自己试了2次,每次都是5分钟。第一次几乎睡着,第二次各种神游,最终到时提醒时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神游到天际了,基本做不到从始至终的关注呼吸,不过,冥想后觉得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得到了些许改善。我相信如果坚持的话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所以已经加入习惯养成备选清单里面了。
2、想改变行为时,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
举例:想不吃甜食或零食时,不要跟自己说“坚决不能碰一点点的零食、甜食”,容易适得其反,而是尝试着跟自己规定说“每天早上吃2颗巧克力或20g的薯片”,这样反而让自己活得轻松,结果就是每天吃点能较轻松消耗范围内的甜食、零食。哪天心血来潮,也许还会比较自觉的说“今天老娘自控力上身,不吃了!”其实原则就是,每天给自己留点出口,不要完全的抑制,重点是留的这点出口不能影响到大局,这样更容易成功自控。这种方法我也使用过,特别适合意志力要反弹的时候。
3、将无聊的事情多巴胺化
这个理论听上去非常对,实施起来技术性比较强,我自己其实是一直在这样尝试着做的。比如开始慢跑时,我觉得很累,又实在无聊,难以坚持,所以就变着法的刺激自己的多巴胺,买专业性感的运动套装、放憋了一天也没时间听的音乐或讲座、每周周末奖励自己一个当天慢跑热量能消耗掉的甜点、报名微马等等,结果真的就坚持了一夏天,参加了微马,能无所畏惧的连续跑6km。进入冬日人吃得多容易犯懒,因为供暖系统排放导致的空气非常不好也不能坚持慢跑,以往的冬天我都是那么吃着不动过来的,因为一整个夏天的慢跑带着了自己不少收获,所以这个冬日我就一直keep运动过来了,经历了十一、春节长假,体重涨了自己能控制范围内的4,5斤,这种心气儿都是运动带着我的。夏天又要到了,想到又可以慢跑,体内的多巴胺,蠢蠢欲动啊!
4、解压的N种方法
锻炼、祈祷、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散步、冥想或瑜伽、培养有创意的爱好等等。大部分我都在尝试,其中可以肯定的是锻炼和、听音乐、按摩和与家人朋友相处,肯定是因为这几个方法是我个人尝试后真正有效果的。
以上就是我看完书的一些收获啦,不管是读起来多无趣的书都会带着我们不少的收获,这几本书都是边读边做便签记录,效果非常好,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收获了这么多,常常会惊喜到自己。这本书就到这里,下本书续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