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对话人生。欢迎关注“书影随心”微信公众号,一年读100本书看50部电影!
一个好的引路人,可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可以在我们陷入彷徨时指点迷津,也可以提供很多我们不可企及的资源。所以,年轻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和长者的肯定,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引。
但是,世事往往并不如意。当你欣喜地以为找到了一位寻觅一生的人生导师,却发现他并不像你想像中那么循循善诱,甚至还是一个脾气暴躁的魔鬼教练时,你又能怎么办呢?电影《爆裂鼓手》中的主人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导师。
他的导师,差点摧毁他的人生
19岁的内曼,出身于平民家庭,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谢尔佛音乐学院,这是英国最好的音乐学院。
影片开场的一幕是这样的:在走道尽头的练功房里,内曼孤身一人在拼命敲鼓,头顶是昏黄的灯光。简单的一个镜头,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受到内曼的勤奋与执着。也正是凭着这份勤奋与执着,内曼得到了“音乐室”乐队教练弗莱彻的赏识,进入了学院最好也就是全国最好的爵士乐团,担任鼓手。这意味着,内曼得到了真正迈入音乐殿堂的机会。
但他的噩梦,也就此开始。因为,弗莱彻是一位彻头彻尾的魔鬼教练。他具有杰出的专业素养,能够在乐队合奏中发现某个乐手哪怕是一小个节拍的失误;他行事一丝不苟,每次走进教室的时间都可以精确到秒;他在学院里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可以随意闯进二级乐队挑选队员;他对学员毫不留情稍不如意就动用生杀大权,仅仅因为一个学生无法回答自己在某一个节拍上是否有错就直接让他走人(面对他的大声呵斥,估计没几个人能顶住压力说自己没问题)。
对内曼,弗莱彻更是变本加厉。乐队第一次训练,上一秒还在说内曼是个新来的小可爱,下一秒就因为不满意他的表现直接拎起椅子砸了过去,然后让内曼在一个节拍上重复了无数次,不断追问到底是赶节奏了还是拖节奏了,无论内曼说什么,结果都没区别,就是一嘴巴子。
在某一次比赛中,原来的核心鼓手把谱子弄丢了,更糟糕的是他没有谱子不敢上台,已经把谱子背得滚瓜烂熟的内曼抓住机会成功上位。内曼满以为从此能够走上康庄大道,却发现弗莱彻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个鼓手,形成了三个人抢一个核心鼓手位置的局面,只要内曼表现稍有差池,就会被直接替换。
悲剧终于在一次比赛中上演。因为内曼迟到并且忘带鼓槌,弗莱彻不由分说剥夺了内曼的核心地位,急于争回位置的内曼与他展开激烈的争论,并且在离比赛开始只有12分钟时倔强地开车返回拿鼓槌,最终酿成了车祸。但内曼依然准时出现在了赛场,虽然满身血污却坚持坐到了鼓手位置上。很不幸,他的倔强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受伤的手使他根本无法握住鼓槌,最终他搞砸了表演,而弗莱彻则面无表情地向他宣布:“你玩完了。”彻底绝望的内曼终于爆发,直接把弗莱彻扑倒在了舞台上。最终,内曼离开了学校,而弗莱彻也被调查委员会确定为虐待学生开除教职。
执着与坚韧,让他敲出生命最强音
表面上看,内曼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小男生,身材清瘦,有一张棱角分明的小脸,眼神中放射着祈求得到肯定的光芒,为了博得导师的垂青准备随时付出一切。但他真正令人动容的精神是执着与坚韧。
内曼出身在一个工薪阶层,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员,也没什么音乐细胞,对内曼的追求也并不特别理解。从这样一个环境里走出来,最终考进谢尔曼音乐学院,内曼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我们应该可以想见。
在音乐学院,他依然是最勤奋的那个人。他与弗莱彻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练功房里。弗莱彻显然对这位深夜还在用功的小伙子有点好感,他让内曼展示“双倍摇摆”,很可惜,内曼此时的功力并不足以打动弗莱彻,他一句话没说甩门就走了。几天之后,弗莱彻闯进内曼所在的二级乐队挑选学员,还是老套路,“双倍摇摆”,内曼只用几秒钟就征服了弗莱彻。(事实上,他也只有这几秒钟,因为弗莱彻不可能给他更长的展示时间)当然,以弗莱彻的标准来说,内曼征服他的应该不是艺术水平,而是进步的速度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努力程度。
在“音乐室”乐队,内曼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照顾,相反,弗莱彻对他的要求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严苛。但是内曼都挺过来了,无论是被扔椅子,被扇耳光,动不动就被贬为替补,这些都没有让内曼退缩,反而让他愈挫愈勇,决心要坐稳核心鼓手的位置。直到那次让内曼被开除的演出,意外、车祸、弗莱彻的无情嘲讽接踵而至,一系列打击让他紧绷的神经彻底崩断。
被开除出校的内曼心灰意冷,在家人的鼓励下,他甚至在控告弗莱彻虐待学生的事件中做了匿名举证。这似乎意味着他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的音乐追求。但实际上,他内心的火苗并没有熄灭,只是退隐到了某个角落。所以,当他与弗莱彻再次相遇,当弗莱彻再次邀请他担任自己乐队的核心乐手去参加比赛时,内曼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就同意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弗莱彻对他的折磨一如既往。弗莱彻的乐队在比赛中演奏的是内曼根本没有练过的曲目,这让坐在鼓手位置上的内曼看上去就像个笨拙的小孩。弗莱彻仿佛是在报复内曼的匿名举证,故意要在这样一次坐满唱片公司猎手的比赛中彻底毁掉内曼的乐手生涯。但这一次,内曼顶住了压力,用自己强劲的鼓点把乐队带入了自己的节奏里,弗莱彻也因此被彻底征服,孤傲的他,第一次作为配角,协助内曼完成了属于他的精彩演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足以改变人生的机会。但是,机会当前,我们往往缺少准备,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抓住这样的时机,让人生的转机从指缝间轻易溜走。因为,我们缺少内曼那样的决心和韧劲。
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一部音乐类型的片,影片中多次提到了几个现实中存在的音乐大神。一个是巴迪瑞奇,据说靠自学成为一代宗师,是爵士乐史上的传奇鼓手,对爵士乐产生过深远影响。另一个查理帕克,绰号“Bird”(大鸟),是爵士史上最伟大的中音萨克斯风手,开创了波普爵士乐(Bebop)。才华横溢,但酿酒、吸毒,34岁就去世了。
在影片中,这两个人都是内曼的偶像。内曼的寝室里挂着巴迪的海报,学习不顺时,他就会拿出巴迪的磁带来听,弗莱彻也会拿巴迪来给内曼打鸡血。而对查理帕克,内曼的表示更明确。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他父亲和朋友们宁愿谈论谁家儿子进了学生会,谁家儿子在橄榄球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尽管那只是个三流的校队),却对在全国顶尖乐队担任核心鼓手的安德鲁不屑一顾。被激怒的内曼奋起反击,面对父亲的诘问(“酗酒吸毒,34岁就家破人亡的人生,算是成功的人生吗?),内曼说:“我宁愿酗酒吸毒34岁家破人亡成为人们晚餐桌上的话题,也不愿腰缠万贯红光满面活到90岁却没人记得我。”
这段对话表露了内曼的心声,他从来都不愿意只做一个普通人,他的梦想就是成为音乐史上的大神。为此,他愿意付出超人的努力和心血;为此,他展现出超人的执着与坚韧;为此,他愿意放弃现实中的一切。他会为世俗动心,比如他主动向简单快乐的女孩表白并且让她成了自己的女友,但是当艺术精进的道路上需要他加倍付出时,他就把陪伴女友看成了浪费时间,所以在向女友提出分手时并没有过多犹豫。
而魔鬼教练弗莱彻,也从来没有想成为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荣誉教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下一个能够永垂青史的艺术大神。他说:“人们根本不知道我在谢尔佛做的是什么,我不是去指挥的,弱智也会摇摇胳膊控制节奏,我是去逼迫他们突破自己的极限的。"他认为常规的教育方式只会耽误真正的大才,如果不是乔琼斯(另一个大神级爵士乐鼓手)在查理帕克表现不好时用钵砸他头,帕克就成不了后来的“大鸟”。弗莱彻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高压态势会毁掉多少个少年的音乐梦想,甚至可以说,能否在极限状态下爆发出潜能,是他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的唯一标准。如果扛不住压力,那还不如趁早离开音乐这条路。对内曼,他就是这么干的。
内曼为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放弃一切,弗莱彻为发掘下一个音乐大神甘愿与所有人为敌。说到底,他们就是同一类人。对内曼来说,弗莱彻就是他命中注定的引路人,尽管差点被弗莱彻摧毁,但最后,他积聚已久的能量还是喷薄而出,甚至将弗莱彻笼罩在自己的灿烂光芒之下。试想,如果站在内曼面前的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他是否还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当然,我们既不能用查理帕克的英年早逝去否定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也不能用内曼的成功去讥讽他父亲等人的鼠目寸光。社会是多元的。我们需要不断追求更高更强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人,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我们也需要安贫乐道甘于平庸的人,这样社会才能安定,人类才能代代相传。
导演/编剧: 达米恩·查泽雷主演: 迈尔斯·特勒 / J·K·西蒙斯 / 保罗·雷瑟 / 梅莉莎·班诺伊 / 奥斯汀·斯托维尔 / 更多...类型: 剧情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1-16(圣丹斯电影节) / 2014-10-10(美国)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鼓动真我(港) / 进击的鼓手(台) / 鼓动人生(台) / 鞭打 / The Whiplash Drumm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