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我觉得看《世说新语》很治愈的原因,是他们对待自己内心的态度。
两个人一起锄地,挖到了一块金子,管宁视若瓦石,华歆捡起来看看,扔了。又一起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外边一阵喧哗,管宁继续读书,华歆跑出去看。于是管宁把席子割成两半,说,你不是我朋友了。
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洁癖和耻感,精神层面的。他们会根据定力来划分朋友之间的界限,哪怕是一起读书的同窗,也因为定力不够被鄙视,被割席断交。
这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毛泽东,跟友人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不谈家庭琐事”。并为了锻炼自己的定力,于闹市中读书。
而蒋介石也会在日记里逼迫自己修身养性,不要去逛窑子,可惜他的定力不够强,每次去了之后又会懊悔,就在日记里一遍遍骂自己。
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能够走多远。你现在有多坚韧,未来就有多开阔。不可小看这几个小小的动词,“捉而掷去之”,“废书出看”。
修身养性,是那个时代君子的必修课。没有足够的定力和修为,就会站在鄙视链上,哪怕华歆之后贵为相国,也注定被钉在君子鄙视链的最末端。
那个时候的人,内心的洁癖,让人心生向往。无论他们所处的时代多黑暗,他们依旧有着自己的修为,有着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
真羡慕他们能活在那样的鄙视链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