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040天,2022.12.20
关键词:咨询师位置、预设立场与预设、反馈~镜子、引领与引导、听懂
位置: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理论上都清楚,只是落到具体的事情上就“虽然”知道咨询师的位置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就拐到自己的感觉、以为的,这就意味着把自己当成了专家、比来访者还了解自己、还清楚他想要啥。这就不是SFBT的“身后一步引导”,而是做偷走了来访者的声音的人。所以往往咨询中的困惑、被卡住、有问题都源于不在咨询师的位置上了。
预设立场与预设:咨询师的预设立场是基于自己相信的咨询取向的理论的基本信念、核心精神、人性观和哲学观等,如焦点解决取向的咨询师的预设立场是基于该疗法的人性观、专业价值、基本信念等,相信人性善;每个人都想好;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在当下尽了全力等,这个是可以有的,甚至是坚信的。这样你与来访者对话时,你的态度、语气、语调、问话都无不传递着你的这份对人的相信。你的相信也带动来访者相信自己。就如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假设,只是假设要与来访者澄清确认,而非以“假设”当成“就是”。这个“假设”引导的方向或许是来访者想要的,又或只是咨询师的“假设”暗示、限制了来访者的方向。预设即把自己以为的当成了事实。所以,在具体的事情上是不能预设的。
反馈~镜子: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会把自己听到来访者所说的关键部分反馈给来访者,这个反馈就像镜子一样呈现。反馈的作用是让来访者思考刚刚所说的对自己的意义、影响或受困之处,促发来访者更加具体、详细地探讨。如镜子般反馈是不加自己的思惑。
引领与引导:在咨询过程中,引领与引导简单地说就是咨询师按照自己参照架构或脉络或价值立场认为这个会谈方向对来访者说是好的、对的、是正确的、有帮助的而刻意引导,把自己放在了“专家”位置、比来访者“能”、懂得多、看的透的位置。而SFBT强调的是咨询师“身后一步的引导”,即陪着来访者弄清楚搞明白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拥有什么、怎么想的、感受是什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等,是在来访者的参照架构内运作,视来访者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来访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拥有什么资源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