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比较 - 草稿

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比较 - 草稿

作者: 季芳芳JiFangfang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2:29 被阅读0次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2017)的数据,对比城乡未成年人在互联网认知和态度上的异同。互联网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机会和风险共存。调查发现,网络是城乡未成年人进行放松娱乐、在线学习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线学习成为城乡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不同渠道曾遭遇过负面信息、或者被盗号等网络事件。相较城市未成年人,农村未成年人更容易遭遇被盗号、被网友骂等网络负面事件。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能够得到来自家长或者学校的支持,而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自学以及同学朋友。相比较农村学校,所在地为城市地区的学校更倾向于提供网络教育课程。此外,农村父母更倾向于向未成年人请教上网知识。本文据此提出:家长、学校以及政策制定者需要尊重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主动利用,并加以引导;各方需清楚认识互联网对城乡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将新媒体教育纳入到正规的学校课程;考虑到城乡差异,各方需更加重视农村未成年人网络教育,并采用在线课程、在线互助社群等措施,以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认知需求,并助其规避网络风险。

    关键词 城乡未成年人 互联网 认知 态度

    一 前言

    互联网为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然而,互联网同样也是难以控制的,有可能使未成年人遭受危险。那么未成年人是如何认识互联网的利弊?经历怎样的网络风险?家长、学校以及政策制定者在引导未成年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的同时,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呢?从认知与态度的研究路径出发研究未成年人与网络,可以规避技术决定论的思路,同时意味着以童年生活建构、家庭代际互动等路径,来研究网络之于未成年人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中国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利弊认识、网络安全意识以及未成年人父母、学校的网络引导等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和态度的相关疑问提供了答案。而在未成年人网络研究这个领域,城乡作为一个变量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基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本研究想要知道的是,城乡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正负面影响具有怎样的认知?对自身信息辨别能力的认知?以及对于何为可靠信息来源有着怎样的认知?《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将学校所在地分成省会城市、县区和乡镇,本论文涉及到的“城”数据对应的是学校所在地为省会城市以及县区的数据,而“乡”数据则是指学校所在地为乡镇的数据。本研究以引导未成年人更加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机会并且规避互联网的风险为目的,期望基于数据结果探索城乡未成年人网络态度,并就数据结果做出建议。接下来,文章从若干方面,对城乡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进行比较分析。

    二 城乡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认知与态度的总体特征

    城乡未成年人均以放松休息主要上网目的,以完成学业为次要目的

    如表1所示,从数据上来看,城乡未成年人上网目的选择比较一致,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放松休息,完成作业/查资料和娱乐游戏。有57.4%的城市未成年人和56.3%的农村未成年人,上网主要是为了放松休息;50.2%和城市未成年人和49.7%的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是为了完成作业、查资料;39.6%的城市未成年人和39.6%的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是为了娱乐游戏。从卡方检验来看,这三项差异不明显。对于城市未成年人而言,在利用互联网进行交友交流、扩大知识量以及了解时事等方面,占比分别是34.9%、32.8%和25.9%,对于农村未成年人而言,在扩大知识量、交友交流以及了解时事等方面,分别占比为36.9%、35.6%和23.7%,相比城市未成年人,农村未成年人在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4.1%,从卡方检验来看,比较显著,而在了解时事方面,城市未成年人比农村未成年人高2.2%,从卡方检验来看,也是显著的。城乡未成年人较少利用互联网进行表达自我、获取各类生活服务以及参与网上讨论,均不到5%。

    表1 城乡未成年人上网目的比较(最多选三项)

    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比较 - 草稿

    (二)获取知识的便利性成为最受城乡未成年人肯定的选项

    如表2所示,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就网络的正面效应而言,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都认为网络带来的好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依次是获取知识变得容易了(城市未成年人是54.6%,农村未成年人是51.2%)、与人交往变得方便(城市未成年人是40.4%,农村未成年人是43.5%),以及学习方便了(城市未成年人是34.4%,农村未成年人是34%)。在获取知识这项,城市未成年人比农村未成年人高3.4%,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是显著的。与人交往变得方便这项,农村未成年人高3.1%,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是显著的。

    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好的影响也包括获得消息以及娱乐等。对于城市未成年人而言,互联网意味着随时知道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新的游戏和娱乐方式以及通过网络学习了很多新的技能,占比分别为30.5%、30.1%以及26.1%,对于农村未成年人而言,获得技能排名更加靠前,获得游戏相对排名靠后,随时知道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通过网络学习了很多新的技能各占30.6%,而游戏则是26.8%。在获得技能方面,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选择概率高了4.5%,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是较为显著,而城市未成年人在游戏方面,选择高了3.3%。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显著。在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更多这一项,城市未成年人比农村未成年人高1.90%,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显著。

    表2 互联网正面影响比较(可选三项)

    (三)、城乡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带给来最不好的影响分别是视力下降和户外活动减少

    如表3所示,在网络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方面而言,对于城市未成年人而言,排在首位的是“用电脑和手机太多,视力下降很快”(51.4%),其次是“比以前更爱呆家里了,运动渐少了”(46.9%),和分走不少学习时间(43.7%),而对农村未成年人而言,则是“比以前更爱呆家里了,运动渐少了”(52.7%),其次是“用电脑和手机太多,视力下降很快”(50.3%)和“分走了不少学习时间”(48.7%)。从卡方检验来看,差异比较显著的分别是:在运动渐少这一项,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了是5.7%,在分走不少学习时间这项,城市未成年人比农村未成年人高了5%。其他选项而言,卡方检验比较显著的是:在依赖网络这项,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了4.9%,在更爱玩手机和玩游戏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了3.9%,其他几项差距不明显。

    表3 互联网负面影响比较(可选三项)

    (四)城乡未成年人信息辨别能力自我评估较高,对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在给自己的辨别真假信息能力自我评价方面,城市未成年人的自我评分平均是7.98,农村未成年人是7.76分,城市未成年人高了0.2分,笔者对两者均值差异进行了T检验,p值是0.000,显示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两者具有明显差异。

    如表4所示,在信息来源是比较可信方面,城乡未成年人均认为可信信息来源依次是:学校网站信息最为可靠(城市未成年人是53.7%,农村未成年人是56.6%)、知名网站(城市未成年人是46.2%,农村未成年人是46.7%)以及搜索到的信息(城市未成年人是24.5%,农村未成年人是29.1%)。从卡方检验来看,在学校网站方面差异显著,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差距是2.9%。而知名网站差异不显著,而搜索到的信息这一项差异显著,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4.6%,差距显著。其他差异显著的选项包括:认为微博信息可靠性方面,农村未成年人高了城市未成年人3.5%。此外,城乡未成年人认为微信朋友圈、QQ群、个人空间、论坛等平台可靠性较低。在这几项,QQ群信息、微信朋友圈信息、论坛等选项中,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而在个人空间这一选项,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1.6%,卡方检验结果显著。

    表4 城乡未成年人信息来源可靠性判断比较(可选三项)

    (五)城乡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状况有待提高,被盗号对于城乡未成年人最为常见

    2015年,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成为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点内容。如表5所示,数据表明,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是一项重要课题。从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在网上遇到过不良事件的城市未成年人有62.3%,而农村未成年人有68.5%,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6.2%。

    最常见的是被人盗号(城市未成年人占比是32.6%,农村未成年人是40.9%),其次是假新闻(城市未成年人占比是29.9%,农村未成年人是29.9%)和被网友骂(城市未成年人占比是19.9%,农村未成年人是24.1%)。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显著的选项是:被人盗号方面,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8.3%,而在被网友骂这个问题上,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4.2%,以及网友发暴力图片或视频,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2.1%。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显著差异的这几项中,农村未成年人都要高于城市未成年人。

    表5 城乡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感知比较(可选三项)

    (六)网络语言和行为已经融入城乡未成年人生活,城乡未成年人最喜欢学唱流行歌曲

    使用网络流行语方面,多数城乡未成年人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3.7%城市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流行语(有时以及经常)而农村未成年人(有时以及经常)则是65.9%,差距是2.2%。如表6所示,从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及有时使用网络流行语以及从不使用结果都显著,在经常使用选项,城市未成年人高于农村未成年人,而在有时使用选项,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而在从不使用,城市未成年人则高于农村未成年人。

    表6 城乡未成年人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比较

    如表7所示,大部分城乡未成年人都会模仿网上行为,比例分别为83%以及85.5%。城乡未成年人都会其中学唱网上的流行歌曲这一项,是最为常见的模仿行为,比例分别达到56.9%以及57.7%,两者的差距仅有0.8%,卡方检验不明显。从卡方检验显著的几项来看,除了模仿游戏中人物相较城市未成年人较低,农村未成年人在各选项表现都高于城市未成年人:在模仿说话方式方面,差异是3.4%,而在模仿流行娱乐方式方面差异是3.1%,而模仿穿衣打扮方面差异是2.5%。在从不模仿这一项,城市未成年人也略高于农村未成年人,差距是2.5%。

    表7:城乡未成年人网上行为模仿比较(可选三项)

    (七)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在线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功能

    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就给未成年人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哪项重要而言,如表8所示,在线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城市未成年人是58.4%,农村未成年人61%),依次是在线知识和辅导(城市未成年人是36.8%,农村未成年人是43.1%)。农村未成年人更重视在线教育功能,均高于城市未成年人,两项差距分别是2.6和6.3%,而卡方检验表示,两个选项都是显著的。

    对于城市未成年人,聊天交友(占比是32.6%)排名第三,而网络阅读(占比是32.5%)以及网络音乐(占比是30.5%)是第四和第五,对于农村未成年人而言,聊天交友、网络阅读则并列第三第四,占比是33%,而网络音乐(27.1%)也是第五。卡方检验来看,网络音乐这一项以及网络视频这两项比较显著,而且城市未成年人略高于农村未成年人。

    表8 城乡未成年人认为最重要的网络功能比较(可选三项)

    (八)、城乡未成年人基本都能感知父母对其上网的担心

    城乡未成年人均能感知到父母对其上网的担心。98.1%的城市未成年人认为父母会担心上网带来的不良影响,而98.7%农村未成年人认为父母担心上网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他们认为父母最为担心的是选项依次是:上网耽误时间会影响学习;担心长时间上网眼睛近视,损害健康;担心玩游戏、聊天会上瘾。上网耽误时间会影响学习这一项,城市未成年人是65.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69.3%,农村未成年人高了3.6%,卡方检验结果显著。在担心长时间上网眼睛近视、损害健康这一选项,城市未成年人62.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59.5%,城市未成年人略高是3.2%,卡方检验结果显著。参考上文一题中,城市未成年人对网络不好影响这一题中做出的首位选择是视力,可见城市未成年人与其父母的感知是一样的。在担心玩游戏、聊天会上瘾这一选项中,城市未成年人是54.7%,农村未成年人是69.3%,农村未成年人高了4.7%,卡方检验结果显著。其他结果显著项还包括,担心在网上受到欺骗这一项,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在不同方面,城乡未成年人均能感知父母的担心。在卡方检验结果显著的各项中,除了担心长时间上网眼睛近视、损害健康这一选项中,城市未成年人略高之外,其他各项均是农村未成年人高于城市未成年人。

    表9 城乡未成年人对父母态度的认知比较(可选三项)

    (九)大多城乡未成年人上网受到父母管理,也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帮助

    大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受到父母某种形式的规定。83.2%的城市未成年人以某种方式受到管理,而85.2%的农村未成年人以某种方式受到管理。

    在规定时间、也规定内容这项,城市未成年人的选择率是49.5%,而农村未成年人是52.%,农村未成年人高了2.5,卡方检验结果显著的。而在规定时间,没有规定内容这项,城市未成年人是28.30%,而农村未成年人是27.2%,卡方检验不显著。也有3.9%的城市未成年人父母规定内容,没规定时间,而4.9%农村未成年人规定内容、没规定时间,卡方检验结果显著。在结果显著的这两项,农村未成年人的选择概率均高于城市未成年人。

    在父母提供上网帮助方面,城乡未成年人并无显著差异,城乡未成年人打分均是7分。而在父母是否教授上网知识和技能方面,调查显示城乡父母都会教授,而且教授比例均达70%以上(包括有时会教和经常会教)。72.1%城市未成年人父母教授会教授,而71.2%农村未成年人父母会教授,差异不大。

    表10 城乡未成年人父母网络管理比较

    (十)网络技术的代际交流很普遍

    不少研究也表明,在网络技能方面,父母会向子女请教网络技术。从数据来看,在网络技术方面,城乡未成年人父母向子女请教比例均达到80%以上。城市父母请教子女的比例是84.7%,而农村父母请教子女是89.2%,农村父母请教子女选择概率高了城市父母4.5%,分项来看,经常请教子女的是城市父母是23.8%,而农村父母是25%,农村父母高了1.2%,卡方检验不显著。而有时请教的城市父母是占比是60.7%,农村父母是63.8%,农村父母高了3.1%,卡方检验结果显著。在从不请教这一项,城市父母是15.3%,而农村父母是10.8%,农村父母高了4.5%,卡方检验结果显著。

    表11 城乡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代际交流比较

    (十一)大多学校都提供专门教互联网或上网知识的课程,自学、同学和朋友是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

    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城乡学校都有提供互联网相关课程(现在或者曾经)。92.4%城市学校有提供网络课程(现在或者曾经),而85.7%农村学校提供网络课程(现在或者曾经),城市学校高出农村学校是6.7%。从数据上看,69.3%的城市学校现在就有提供课程,而62%的农村学校现在就有提供网络课程,城市学校高了农村学校7.3%。而以前有过,现在没有专门教网络课程的城市学校是16.4%,而农村学校是16.2%,在从来没有过这一选项中,城市学校是7.6%,而农村学校是14.3%,农村学校高了城市学校9.6%。

    如表12所示,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自学以及同学朋友,高于来自老师和家长。通过自学的城市未成年人占比是64.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60.1%,城市未成年人比起农村未成年人,自学比例略高,是4.6%,卡方检验显著。而就同学朋友而言,城市未成年人是55%,而农村未成年人是59.9%,则是农村未成年人略高与城市未成年人,差距是4.9%,卡方检验显著。

    表12 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术来源比较(可选三项)

    (十三)多数城乡未成年人遭遇到不良信息,广告为不良信息的主要来源

    如表13所示,调查显示,多数城乡未成年人遭遇到不良信息。85.1%的城市未成年人遭遇过不良信息,而87%的农村未成年人遭遇过不良信息,相差是2%。

    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不良信息来源依次是广告(城市未成年人是62.2%、农村未成年人是63.1%)、视频(城市未成年人占比是25.8%,农村请少年占比是26.8%)以及搜索(城市未成年人是19%,农村未成年人是17.8%),其中广告占比要明显高于其他两项。从卡方检验来看,游戏、下载、聊天软件结果显著。

    表13 城乡未成年人遭遇不良信息来源比较(可选

    三 问题分析

    互联网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利弊共存

    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网络是城乡未成年人放松娱乐、在线学习、社会交往等的重要工具。多数城乡未成年人也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且模仿通过网络学唱流行歌曲等。网络使用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损害其健康等诸多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线学习成为城乡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上来看,城乡未成年人上网多为了放松,但是完成学业目的也是次要目的。与此同时,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网络带来的最好的变化是获取知识变得容易了。与此同时,城乡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王最为重要的功能也是在线学习,依次是在线知识和辅导。

    但网络使用是否影响、如何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表现是互联网与未成年人研究重要课题。通过数据也可以发现,城乡未成年人能够感知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包括城市未成年人感受到的视力问题,也包括农村未成年人感受到的户外运动减少等问题。其他负面影响也包括分走不少学习时间以及在依赖网络不爱思考以及在更爱玩手机和玩游戏等。与此同时,大多数城乡未成年人都在不同渠道曾遭遇过负面信息、或者被盗号这样的网络安全事件。范方等检验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发现IOT组比对照组自评学业成绩等级低。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并使其在学生学业成绩中扮演正面角色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事务。

    (二)城乡未成年人遭遇负面影响存在的差异需要关注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目的、网络信息辨别自我评估、遭遇负面信息等方面是趋同,但是在一些方面,我们同样能够观察到差异。

    在遭遇到网络安全事件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到,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最为常见的是被人盗号、其次是假新闻和被网友骂。从卡方检验来看,结果显著的选项是:被人盗号方面,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8.30%,而在被网友骂这个问题上,农村未成年人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4.20%。而在遭遇网友发暴力图片或视频这一项,农村未成年人比比城市未成年人高出2.1%,卡方检验,也是显著的。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显著差别的这几项中,农村未成年人选择概率都要高于城市未成年人。

    其次,城乡未成年人均也能感知到父母对其上网行为的担心。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他们认为父母最为担心的选项依次是:上网耽误时间会影响学习;担心长时间上网眼睛近视,损害健康;担心玩游戏、聊天会上瘾。在卡方检验结果显著的各项中,除了担心长时间上网眼睛近视、损害健康这一选项,城市未成年人略高之外,其他几项,上网耽误时间会影响学习、担心玩游戏、聊天会上瘾、上网受骗等几项,农村未成年人选择概率均高于城市未成年人。

    网络与城乡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城乡未成年人以退避网络负面影响、渐少网络风险,使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信息行为有更强的信任是研究的重点,而农村未成年人在网络遭遇的负面影响以及他们感知到的父母的担心与城市未成年人存在的差异,需要引起关注。

    (三)家长与学校并非是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术的主流渠道

    从数据上来看,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能够得到来自家长或者学校的支持。大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能得到家长的帮助,大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以某种方式受到父母的管理。83.2%的城市未成年人以某种方式受到管理,而85.2%的农村未成年人以某种方式受到管理。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有提供互联网或上网知识的课程(现在或者曾经)。92.4%城市学校提供网络课程,而85.7%农村学校提供网络课程。从数据上看,69.3%的城市学校现在就有现在就有提供网络课程,而62%的农村学校现在就有提供网络课程。

    但数据上来看,对于城乡未成年人而言,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自学以及同学朋友,高于来自老师和家长。城市未成年人选择自学的选择概率是64.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60.1%。城市未成年人选择从同学朋友获得网络技术的选择概率是55%,而农村未成年人是59.9%。

    数据表明,自学以及同伴是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这说明未成年人在网络技能以及知识获得方面的主动性,另外一方面,这可能也意味着学校教育需要提供更为全面的网络课程。数据也表明,在上网方面,父母请教子女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父母请教子女的比例是84.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89.2%。互联网时代的代际反哺现象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往往不一定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未成年人足够的指导。学校提供的网络课程不仅仅应提供技术层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儿童权益方面的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社会以及自我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也能体现城乡差异。在学校教育中,92.4%城市学校提供网络课程,而85.70%农村学校提供网络课程,城市学校高出农村学校是6.7%。城市学校的互联网教育相比较农村学校而言,要更为充分。与此同时,在父母请教中,城市父母请教子女的比例是84.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89.2%,差距是4.5%,也就是农村父母更倾向于向未成年人请教。在这个意义上,在讨论学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中,也要关注对农村未成年人网络技能的培养。

    四 思考和建议

    (一)尊重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主动利用,并加以引导

    事实上,未成年人也正在利用互联网形成他们的生活空间,并且享有一定的私密性,家长、学校并不能完全掌握未成年人的网络活动。而且也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也不一定愿意和家长或者学校完全分享他们的网络经历和遭遇。

    从本次调查数据表明,城乡未成年人认为,互联网带给他们好的影响中,其中有一项是很多问题依靠自己解决,更少依赖家长。我们也从数据中观察到,自学以及同伴是城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这说明未成年人在网络技能以及知识获得方面的主动性。在可信来源中,城乡未成年人均认为可信信息来源依次是学校网站、知名网站以及搜索到的信息。换言之,搜索到的信息也被城乡未成年人一定程度上认为具有可信度。而且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现在掌握的网络技能有可能已经超过家长,在不少时候是家长在向未成年人请教关于网络的世界。

    新媒介技术具有互动性,传统的受众理论在新媒介时代也在被学者重新审视。在这个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更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引导其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以获得充分的成长。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今天的孩子们是——或者希望“永远在线”,他们、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学校,依靠互联网获得和儿童生活(childhood)有关的任何和所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城乡未成年人对于搜索到的信息赋予一定的信任度的同时,也认为搜索是不良信息来源之一。能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一方面显示了未成年人网民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搜索作为开放平台,信息类型不同,也需要未成年人进行信息辨别。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曾经基于儿童的主体性将儿童的线上角色进行分类,这些角色包括将儿童视作是内容的接受者、参与者或者是行动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反映互联网所包含的机遇和风险。这种分类对于研究互联网之于未成年人的机遇以及风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清楚认识互联网对城乡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需要将新媒体教育纳入到正规的学校课程

    从数据上来看,城乡未成年人均能清楚感知网络的负面影响,遭遇到网络安全事件以及在各种平台上经历过负面消息。城乡未成年人也在在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且模仿网络上的行为,比如唱歌。与此同时,城乡未成年人均能感到父母的担心。

    从数据上来看,大多数城乡未成年人在上网方面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帮助,而且其父母也能以某种方式规定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而从数据上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有提供互联网或上网知识的课程(现在或者曾经)。

    但数据也表明,自学以及同伴是乡未成年人获得网络技能和网络知识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这说明未成年人在网络技能以及知识获得方面的主动性,另外一方面,这可能也意味着学校教育需要提供更为全面的网络课程。而网络课程不仅仅提供技术层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儿童权益与互联网等方面的内容,以引导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社会以及自我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培养其责任心,为其网络行为负起责任,并且做出趋利避害的行为,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发展自己,这样也能让家长减少担心,并且更信任其子女的网络行为。

    有学者曾研究5-8岁儿童对互联网相关危险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提出可以通过教导儿童认识风险以及应对策略降低网络风险,而学校必须将网络安全课程纳入到正式课程。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即人们利用媒介获得信息并且运用媒介创造信息的能力,列入了中小学课程,而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网络成为未成年人与世界相联系的媒介,也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课程的重点。

    (三)重视农村未成年人网络教育

    通过数据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城乡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负面影响与城乡未成年人存在的差异。而通过城乡的比较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校在城乡未成年人网络教育方面的差异。在学校教育中,92.4%城市学校提供网络课程,而85.7%农村学校提供网络课程。城市学校高出农村学校是6.7%。相比较农村学校而言,城市学校更倾向于提供互联网教育课程。

    与此同时,在父母请教中,城市父母请教子女的比例是84.7%,而农村未成年人是89.2%,差距是4.5%,也就是农村父母更倾向于向未成年人请教。从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父母的学历水平高于农村未成年人父母。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学校需要在未成年人网络教育中,更加重视农村未成年人的网络需求。

    与此同时,在一些选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村未成年人通过上网以获得技能、通过上网扩展知识量等方面,与城市未成年人相比较而言,要更为显著。相应地,对于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校而言,引导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以扩展知识、提高技能,同时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以及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和负面消息,是新技术环境下媒介教育的设计要点。

    在线教育、在线学习互助小组等方式可以作为弥足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以及满足农村未成年人学习需求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范方,苏林雁,曹枫林,高雪屏,黄山,肖汉仕,王玉凤.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及家庭功能[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635-638.

    Lesley-Anne Ey and C. Glenn Cupit. Exploring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usage and their concepts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2011 9:1, 53-65

    Sonia Livingstone, Giovanna Mascheroni, and Elisabeth StaksrudEuropean research on children’s internet use: Assessing the past and anticipating the futureNew Media & Society 2017 20:3, 1103-11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比较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f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