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归属为忍冬科,荚蒾属。
学名: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
叶纸质,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宽卵形,长3-10 (-13) 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钝形或微心形,有时楔形,边缘有牙齿状锯齿,齿端突尖,上面被叉状或简单伏毛,下面被带黄色叉状或簇状毛,脉上毛尤密,脉腋集聚簇状毛,有带黄色或近无色的透亮腺点,虽脱落仍留有痕迹,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直达齿端,上面凹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 (5-) 10-15毫米;无托叶。
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稠密,生于具1对叶的短枝之顶,直径4-10厘米,果时毛多少脱落,总花梗长1-2 (-3) 厘米,第一级辐射枝5条,花生于第三至第四级辐射枝上,萼和花冠外面均有簇状糙毛;萼筒狭筒状,长约1毫米,有暗红色微细腺点,萼齿卵形。
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5毫米,裂片圆卵形;雄蕊明显高出花冠,花药小,乳白色,宽椭圆形;花柱高出萼齿。
果实红色,椭圆状卵圆形,长7-8毫米;核扁,卵形,长6-8毫米,直径5-6毫米,有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
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产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
生于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缘及山脚灌丛中,海拔100-1000米。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韧皮纤维可制绳和人造棉。种子含油10.03-12.91%,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果可食,亦可酿酒。
本种的主要特征为其幼枝、叶柄和花房均被开展的刚毛状糙毛。在本种分布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即从西藏向东经云南和广西北部至湖南、江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有一个植物体的毛被往往更稠密和更粗硬、叶基部较宽而多少带心形的类型,过去许多学者都鉴定为“V. corylifolium Hook. f. et Thoms.”,但它同本种其他地区的标本存在着复杂的过渡现象而难以截然区分,故本志仍作为同一个种来看待。(摘自《中国植物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