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秀的代名词,,是你无论如何都超越不了的生物。
“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你表姐,比你才大一个月,会做一桌子的菜,会照顾弟弟妹妹们,你们家务都不会”等等。
是的,这正是很多为人父母口中张口就来的话题,是三五个妈妈们的集体批斗会。我们在孩子出生时那简单纯洁的愿望那一刻抛到九霄云外。
几年前,作为家长,我去参加一个团辅,一开始,心理老师每人发了张A4纸,让每位家长写下自家孩子的20个缺点,20个优点。在场的家长写缺点时奋笔疾书,当写到缺点时绞尽脑汁。
亲爱的战友,如果刚好你读到这里,如果你也是为人父母,细数你家孩子的优缺点试试?
一度网上有多个段子,述说家长不辅导孩子作业时心平气和,辅导作业时兵荒马乱,一地鸡毛,更有甚者跳楼,跳河,心脏病发作者都有报道。
我明白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不易,为人家长的辛苦。对孩子我们会有很多的期待,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夙愿加持在孩子身上。我们希望他们来完成。我们无意识的把别人家的孩子搬出来,有时是想激励孩子。教育学专家告诫我们:虽然是激励,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总是在他耳边说别人家的孩子哪里都好,哪里都优秀。孩子一开始听了肯定很生气,觉得父母为什么老觉得别人的孩子比我强,认为他们不喜欢我,后来被说多了就觉得厌烦,对他们的这种所谓的“激励”的教育方式很厌恶。孩子在心里可能会这样想:“既然那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让他们当你的孩子得了”,因此自己更加自卑,不敢去面对。心理咨询师会问:你口中这句看似激励的话语,你说完的感受呢?你觉得孩子的感受呢?对你们亲子关系有何影响?作为一名咨询师,我见到很多我们眼中外表美丽,五官端正,长相好看的女生,可是她自己对自己不自信,不喜欢自己的五官等,这和家庭教育分不开。我们也见到外表平平的女生,她们身上散发着自信,散发着生命力!
前几年报名了岳晓东博士的心理工作坊,他提出的“淘宝”的理念在处理亲子关系,激励孩子的行为很好用。所谓宝,就是自家孩子身上优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会说:“我家孩子善良,懂事,孝顺,自己的学习的习惯好,从来不用我操心,和同学们关系融洽。”,我们会说:“我家孩子动手能力强,会做的一手好菜,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妥妥的。”我们会说:“孩子,我看到你这些日子一直很认真,比初二时每天都有多花1小时在功课上,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高中,为你高兴!”这些话一出,我家孩子就是我的骄傲,妥妥的别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孩子也会更加自信,勇敢面对。这也是增强孩子自尊水平最好的方法。
各位家长们,今天你在孩子那里“淘宝”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