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国争雄1

战国争雄1

作者: 愚人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00:03 被阅读0次

以礼为大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

圣人虑远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立后之智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才德之辨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谿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相关文章

  • 战国争雄1

    以礼为大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

  • 战国争雄

    三国分晋到天下一统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 秦国有吕不韦

  • 古典梦—遇见鞅(一)

    魏国洞香春内 “方今天下,战国争雄,诸侯图存,是为大势。争雄者急功近利,唯重兵争,却不思根本之争。是故争而难雄,雄...

  • 寡人之于国也剧本:仁者无敌

    文/木召迩 寡人之于国也 时间:战国 地点:魏国宫殿 人物:魏惠王、孟子、两个武士、两个宫女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

  • 历史小知识17:春秋五霸之衰落(一)——饿死生蛆、无人收尸的齐桓

    春秋战国时候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五霸为先后出现,七雄则是同时争雄,在“春秋五霸”中,最先出现的霸主便是齐...

  • 2018-7-35

    自从我看了《春秋战国》这本书之,脑海里有很多的感受。我觉得春秋战国大体上讲的七国争雄,最后秦国一统天下,使百...

  • 孔子是世界的孔子

    文:月光圆明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乱年代,正是春秋战国争雄天下之时。夏、商、嬴政王朝溃散之后,中国社会...

  • 春秋战国时代的尚武精神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衣》的“注”中就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

  • 论棋赋

    楚河汉界,将帅争雄。始于战国,称斗象之戏;盛于唐宋,渐风行之势。直十横九之格,纵横捭阖;分占十六之数,各显其能。 ...

  • 【七律】屈子端午祭

    战国争雄华夏悲, 山河破碎遍旌旗。 郢都城阙发天问, 湘沅江边赋楚辞。 除弊革新无用处, 安邦定国不逢时。 回眸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争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ih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