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他向米芾告别,十二日渡过长江到靖江去。他在该区特别出名。回到那儿就像回家一样。大诗人由海外回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几千人站在靖江河岸,一睹名人的风采。大家都说他会奉召复位。
他堂妹的墓地就在靖江,她的儿子柳闳也在该地。六月十二日他抱病带三个儿子和外甥去祭扫堂妹夫妇的英灵。他再度写了两篇祭文悼念死者。也许一篇给丈夫,一篇给太太,不过内容不太明显,第一篇《祭柳仲远文》先提到妻子,然后才说,“矧我仲远,孝友恭温”。第二篇祭文情感更丰富:
“我厄于南,天降罪疾。方之古人,百死有溢。天不我亡,亡其朋戚。如柳氏妹,夫妇连璧。云何两逝,不慭遗一。我归自南,宿草再易。哭堕其目,众坏咫尺。闳也有立,气贯金石。我穷且老,似舅何益……”
第二天几位访客发现他面壁而卧,泣啜不已,无法起身接见他们。来人是故相苏颂的儿子,他们以为苏东坡是为他们父亲的死讯而哭。苏颂享年八十二岁。两人虽然同姓却不同乡。苏东坡认识他三、四十年,不过我们很难相信他听到老友的死讯会这么伤心。而且头一天苏东坡听到讣闻,并没有亲自到墓前祭拜,只派长子苏迈做代表。我相信悲哀的来源可以由刚才那篇祭文读出来。
该城有不少学者想见苏东坡一面却见不着他,章惇的儿子章援就是其中之一。苏东坡病重,推掉不少访客。章惇一年前被贬到雷州半岛,他的儿子正要去探望他。苏东坡担任主考期间,曾经把章援取为第一名,依照习俗章援也算他的门生。那是九年前的事了。章援知道父亲曾迫害苏家兄弟,又听说他们随时会复位。于是他写了一封七百字的长信给苏东坡。这封信很难写。他列出许多不敢造访的理由,坦白说他因为父亲的缘故而迟疑不决。他微微暗示,苏东坡如果回到皇帝身边,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别人的命运。章援怕苏东坡回报他父亲的迫害。他希望和苏东坡谈谈,或者请他回信表明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1443f3b9e99e7425.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9ea5169b48544ad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a9261ea45090c999.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74282/d8cb9d38e97c87c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