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件事情难以掩藏:贫穷、爱情以及咳嗽。偏偏人吃五谷杂粮,不生病是不可能的。生病就得上医院,但凡与北京的医院(哪怕只是因为生孩子去过医院)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北京看病很难——虽然号称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但因为体量太大,受众太多,在北京看病是很难的。
昨天到今天,我因为体检复查去了两趟医院,期间热的冒烟、渴的要命、站的腿酸、等到手机没电。为什么?为什么在北京去一趟医院这么苦难呢?
让我回顾整个经过以便更好地分析原因。
我在去医院之前算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的:首先安排家人去接孩子——因为一到医院,即把自己的时间置于医生以及其他病人之手,回来早晚不是自己说了算;其次,在午饭时询问了单位大夫关于转诊各项事宜,了解了上医院具体步骤。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之后,本人便直奔医院去了。
这是一所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三甲医院,常年熙熙攘攘、车流庞大、让人望而生畏。我径直奔着急诊而去——为求速度想走一个捷径;急诊大厅是人间惨剧集合地,众多病人横七竖八或躺或坐、嗷嗷待诊。一个让我错愕又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出门手机电量即不足了,在急诊大厅老远看见了巨大的充电站,正待我走进了想借一个充电宝时,却发现机身上赫然大血印——不知是哪位急诊病人留下,而还来不及清理。
我一下没了借充电宝的欲望,急忙寻找急诊挂号处。这家医院急诊挂号处的大姐和善的让我不适应,她说急诊不能做我需要的项目。我便急急忙忙穿过嘈杂、拥挤、触动人珍惜生命又视之不忍的人群。
进到门诊大厅,首先是要挂号——以前上儿童医院,被提醒必须要有本医院的就诊卡,因此先上小前台去补办就诊卡;补办好了之后去排队挂号——虽然是中午12点,但数个挂号窗口都已经排起长队。
我开动脑筋,走到人比较少的挂号机器之前,拿着就诊卡(幸亏我补办了就诊卡,不然我们公费医疗的人不能用机器挂号——这是看病难的表现之一,机器只能覆盖一部分人群,如果没有就诊卡,我就只能重回挂号窗口长龙处老实排队。但这种不便,只能靠你自己去试错)。
在挂号选择科室时,我颇为踌躇了一下,因不具备医学知识,凭借自己的常识挂了号。——这也是看病难的一个表现,我算是知识水平高的看病者,但我都不能理解自己应该挂哪个科室,那年纪大的病人等更无从分辨。——后来,我果然挂错了科室。
挂好号之后,我便找到了自己要看的科室,候诊小厅里已经乌泱泱坐满人了。我奔着分诊台的护士而去,护士告知,没有到13点,不予扫号——须得先扫号,才会叫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220/fe5a53829600afb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