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思考
上午语文组集体备课,梳理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思路。在讲到《济南的冬天》时,有这样一个讨论,A老师认为老舍不单单是因为喜爱济南的冬天而写这篇文章的,而是因为他有着愉悦的心情,这心情源于他的爱情生活经历,与其妻有关。老舍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因此看山、看水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的投射,比单纯的对山水的喜爱与审美。
这个思路多了一种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内在状态的考量因素。这个信息,对于学生是信息盲区。我们该用在课前告知学生,促进他们理解文本;还是放在课后,作为一种理解文本的信息材料呢?
B老师认为对作者人生阅历的了解,来帮助理解其文字是可以的,不过在教学中,我们要寻找一种路径,可以帮助学生在无背景提示情境下,提高他们对纯语言文本的理解,抓住语言的建构这个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B老师的思路是一种基于真实阅读的假设,因为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大量文本,都是很难事先或者事后了解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在状态的。而学生有了面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是一种很关键的本领。
老师在所教授的课本文本中,有很多资料可以利用,可以说是没有知识盲区的,但是以一种全知视角指导学生,对于学生而言,跨度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视角降下来,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的密林,利用手中的地图指导学生走出去,而不是开着飞机用信号灯引领,再或者本是学生作为学员练车的,结果作为教练的我们直接开着车带他们兜了一圈,这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
比如国际上对学生能力考核的PISA测试,对语言能力的测试就是阅读能力的考查,对考生是完全陌生的文本。从文字材料内部逻辑的组织形态看,有的是连续性文本,有的是非连续性文本,刨除阅读背景的了解,直接考察考生的阅读原文本的理解能力。
我们高考也如此,两大类型题目,阅读与写作,所选文章均为学生课本外的,且不易读到又不偏僻的文章,这就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地方。
我们课外背景的介绍,它的价值,之于课内文章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化理解;之于课外陌生文本阅读,则只能出现于理解以后的另一种角度的猜测,是不是文本背后有着某种影响着理解的篇外信息。
我们给学生提供一种这样的阅读思路,即理解文本时有着一种警觉——对作者生活经历与内在状态的探寻是否影响对文章本身的再理解——以此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这要比提供给学生信息本身更重要。
当然会有个有力的反例,读鲁迅的文章,你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很难读懂的。这个没有人否认。鲁迅自己也说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文章,在将来都一同被忘掉。他的文章,就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的。我们理解鲁迅杂文的价值,是要继承一种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的批判精神与自我剖析意识,而不是只了解当时的社会、只读懂当时的文章。因为,这些文字,哪怕在鲁迅看来,也已“过时”(并不否认其创作精神的生命力)。
202009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