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儿子练完跆拳道,回到家准备煮饭,才发现手机充电忘在教练那了。
准备回来时还提醒自己千万别忘了寄在冰箱里的鱼和充电的手机。结果鱼记得了,手机忘了。
换做在以前我估计得郁闷死,心里还得自己生闷气。
今天到还好,先准备晚饭,让电动车补下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鱼收拾好。兴匆匆的和儿子出门了。
一路上,儿子老说都怪他不好,我才忘带手机。我那个郁闷呀,这不关他事,我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推,他硬说是自己的错。
骑了20分钟回到教练那,手机安然无恙的独自躺在那里。
拿上它我便和儿子又往回赶了。“小宝马”电力不够,我俩晃悠悠地骑在路上。
儿子突然冒出一句:妈妈,心要宽广。我俩的话唠模式就此开启。我教了他:心要像大海一样宽广,心态要像太阳一样明媚。他有模有样地学着。我还教他练瑜伽的:吸气,呼气,慢慢地吸,慢慢地呼。他模仿得很到位,再加上他自己那缓慢的声调,真的非常生动传神。
一路上,我俩眉开眼笑,他还问我妈妈你怎么老笑呀!
回到家,我俩分工合作,我煮汤炒菜,儿子收衣服洗澡。等我俩吃饱,看着时间还早,就一起出去散散步,消化消化。
原本计划走去阿嫲家,半路上,儿子被陶瓷店吸引了目光。
进去参观了下,一位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学习陶瓷和书法。嘴巴一边抱怨孩子放假天天玩手机,一边很爽快地付了7000块的学费。付完还不忘朝女儿说了一句:“花了我这么多钱,看你要不要好好学。”孩子笑了笑,没回母亲。
每天在路上,都能看到好多孩子背着书包走在补习的路上。有时候真的替他们感到悲凉。父母的赢在起跑线,让他们连暑假都失去自由。不是补习语数英,就是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孩子成了父母实现自己梦想,满足感的工具。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观念和态度。最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儿子在一旁满心好奇:妈妈,我也想学陶瓷。
“你现在不合适,要学也是妈妈先学。”
我的观念就是与其让孩子学,不如自己先学。自己喜欢学习,还怕孩子不喜欢吗?
和老板互相加了微信,约好周四体验书法课。准备回去了,结果儿子把钥匙不知丢哪里去了。他还一脸无辜地看着我:“我也不知道丢哪里了。”
四处找了几圈最后在地板上找到了。我们母子俩丢三落四的本领也真是遗传哈!
回到家里,我在阳台上洗衣服。他在一旁乘凉看风景。我口渴让他帮我倒杯水,他立刻回:“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的衣服现在是谁帮你洗呢?你咋不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了,待会看电视,你可别让我帮忙开电视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二话不说,立马跑进去帮我到了满满一杯水,恭恭敬敬拿到我跟前:“嘿嘿,妈妈,喝。”小样,跟我斗。心里偷偷乐了下。
“妈妈,你看天上的月亮好漂亮,是橙色的,月亮还会飞呢?”
“月亮咋会飞呢?”
“你看,我们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这不就是会飞吗!”
“那你知道月亮是啥味道吗?”
随后他坐在躺椅上自言自语:“月亮是咸的,还是甜的……”
等我洗完,他还在考虑月亮的味道。
丢三落四的母子俩回到房间,答应给他看电视。约定好我洗完澡出来就关掉。结果他耍赖,我在一旁“生气”地吃着果冻,他像馋猫似的看了一眼,吞了口水,又继续看电视。我吃完一个,又拆开第二个,“”这是最后一个,我吃完了哈,不给耍赖的人吃。他还是不为所动,坚持看完。好在也没多久。看完了,我桌上给他留了一小口果冻。他津津有味地吃着,还说:“妈妈,你刚刚也有看,还吃。”
接着我们开始复习教练今天教的动作。为了督促他更认真复习,我也开始练习,让他当我的“小老师”。“小老师”很认真的指点我动作上的不到位。
练了一会,困了,和我一起读了《草房子》,没多久就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