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集中营
《阳光普照》:阳光要有黑暗才能生存,黑暗要有阳光才能苟且

《阳光普照》:阳光要有黑暗才能生存,黑暗要有阳光才能苟且

作者: 畅锁欲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21:03 被阅读0次

    近期最火的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许光汉主演的《想见你》。豆瓣评分从开局8.0飙到现在的9.2,可谓奇迹。

    然而剧未播完,许光汉又贡献了一部“年度最佳”——《阳光普照》。

    说起台湾电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小清新”。实际上,台湾电影成就最高的,是现实主义题材。聚焦家庭与个体,以小见大,从内到外,窥视整个社会症结。

    往远了说,有杨德昌、侯孝贤等人建立的“台湾新电影”;往近了说,这两年的《大佛普拉斯》《血观音》,都同样带有浓烈的现实主义倾向与人文主义追求。

    而《阳光普照》则是最近新增的一部代表作。在去年56届金马奖中,本片一举获得了11项提名,被誉为“有史以来关注度最低”的金马最佳影片,成为当届最大赢家。

    影片集残酷、温情及黑色于一体,是一场另类的亲情和解,一次对于现实的无能为力。

    不被承认的弟弟,被期望压垮的哥哥,口是心非的父亲和为爱硬撑的母亲,这个家庭如此畸形,却又如此贴近我们每一个人。

    钟孟宏这次用一个家庭悲剧折射千万家庭的内部问题,24小时的阳光普照可能就变成了烈日灼人。

    经历了那些巨大失去后,我们才会去珍惜那些渺小的幸福,也才会明白,水清则无鱼,人生中的阳光与黑暗是相辅相成的,阳光要有黑暗才能生存,黑暗要有阳光才能苟且。

    01一种寓言与奢望

    电影英文名是《A Sun》,sun谐音son,意思是“一个儿子”。

    这巧妙的双关,既映射了向来偏心的父亲阿文,对误入歧途的次子阿和,发自内心的拒绝与不接受,也暗示了寄托全家希望的长子阿豪骤然离世后,四口之家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现状。

    片中阿豪从小成绩优异,乖巧懂事。而阿和,是个问题少年,后来更是进了少年辅育院。

    面对差别如此大的兄弟俩,阿文打从心里觉得阿和是自己人生中的污点。因此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

    但雪上加霜的是,阿豪在毫无征兆的一天,跳楼身亡,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小家再次遭受重创。

    此后,当有人问起阿文有几个儿子时,他还是说一个。因为此时,他的确只剩一个。

    驾校教练阿文,常常告诫儿子与学员,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好像只要这样就能顺利踏实幸福。

    但人生不是开车,我们也不仅仅是车或者司机,我们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未知和意外。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

    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这是阿豪给心爱女孩发的“绝笔”,一直以来,他都是个完完全全活在阳光下的人。

    他的辞世,没人能了解,更没人能真正明白。那么突然,又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理所当然,又那么无从知晓。

    从心理学上看,阿豪属于讨好型人格。满足父亲的期待,努力学习,性情稳定,总是为别人着想。

    可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却唯独忘了留点给自己的他,根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他终是被全天不断的阳光狠狠灼伤,被无处安放的阴暗所伤。

    片中阿豪说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概是这个具有深度性文本里,一个极有趣的故事,它出自袁哲生《寂寞的游戏》。

    “捉迷藏”是一个隐喻。砸缸的司马光和躲在缸里暗处的司马光都是真实存在的,且相对对立。

    阳光普照时,影子显形却又因光的限制变得秋毫之末;而光消失的黑暗里,没有阴影却又把整个世界覆盖在黑色阴影里。

    阿豪永远活在阳光普照下,无丝毫阴暗,大家理所当然地吸取光的养分,却忽略阳光也需要找些阴影躲起来。

    正如阿和发出的疑问,

    他们都说我很烂,但起码我还在这里,可我哥呢?

    和阿豪一个屋檐下的阿和,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或许是为了博得家人更多关注,或许是自暴自弃,叛逆不羁。

    哥哥去世后,他回忆道,

    他成绩好,长得好,他什么都好。他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过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此刻,我们才明白:光芒多温暖,就会多刺眼,如太阳般照亮所有人的阿豪,也灼伤了幼小阿和的双眼。

    阿豪带小玉探视阿和时,他绝望地喊道,

    我什么都看不到,你知道吗?

    此处也很好地映射了:阿和从小就生活在哥哥一直找寻不到的阴影里。

    拖曳着阴影生活的人,固然逃不出升天;生活在阳光下的人,也有其不堪逃脱之重荷;你的阳光,驱不散我的阴霾;我的阴霾,虽然让我暂时迷失方向,却也让我活了下来。

    有的人看起来什么都好,但会莫名其妙跳楼;有的人看起来像亡命之徒,出狱后却接受父亲的角色,还打两份工。

    这个世界并非那么黑白分明。阳光下没有阴影是不可能的,阴影中的人永远得不到光照也是不可能的。

    但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仿佛都是一种寓言与奢望,最终无法彻底实现也是情理之中的。

    02受害者,还是加害人

    影片中的母亲琴姐,看似是家庭中的受害者。

    阿和出事,她独自承受痛苦,还担下了照顾小玉及其孩子的责任。

    但这也同样掩藏不了她的自私。小玉的人生本来还有很多可能,却在她的坚决支持下成为了她家的媳妇、孙儿的小母亲,放弃学业成为她的接班人。

    可让一个15岁少女的命运就这样被安排,真的正确吗?

    她表面上对大家都关爱有加,但实则与大家都疏离到陌生。

    如琴姐得知阿豪去世前好几天没上课,一脸惊讶地说,

    为什么会这样?我还是看到他,每天一大早就出门,然后很晚回家。我以为他去上课。

    又如丈夫在山顶对她说,

    后来,我有整整两个礼拜没去上班,你很少管我几点回来,很少问我去哪里。

    琴姐对丈夫与儿子的不闻不问,或许正是这个家庭亲情疏离痛苦,情感沟通出现障碍的枷锁。她是这个家庭得以维系的纽带,但同时又可能是这个家庭悲剧的帮凶。

    琴姐对阿和也是如此。

    琴姐探监时,已然知悉小玉怀孕。但看到阿和后,她欲言又止。作为母亲的她,终是无法体会阿和的喜怒哀乐,更无法感知他的内心世界。

    影片最后,阿和“借”脚踏车时,琴姐虽然有些迟疑,但并未阻止并自然地为阿和“把风”。

    琴姐问阿和,

    你什么时候学会开锁的啊?

    阿和自然回答,

    妈,这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了啦。

    这一细节,与片头阿和偷摩托车犯罪的经历形成巧妙呼应。也从侧面反映出,类似的“恶作剧”,在阿和的童年以至少年时期不胜枚举。但琴姐却对此选择了纵容。她关注更多的只是阿和的生活,而不是成长更不是思想。

    阿和用“借”来的脚踏车载着母亲,行进在阳光普照的当下。琴姐茫然地盯着刺眼的太阳,阳光透过枝叶的空隙散落下来,复杂的情绪交织在琴姐脸上,善与恶,温暖与冰冷的界限在此模糊。

    如果说阳光普照的阿豪是至阳,那么那个拿开山刀,二话不说把黑轮手砍掉的坏小孩菜头,就是至阴;

    如果说,阳光温暖的阿豪用死缝合了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那么躲在阴暗处的菜头的死,则永远被遗忘在了阴暗的角落,并“成全”了这个家庭的“祥和安宁”。

    菜头是个游走在阳光之外的底层边缘人,虽然是反派,但却不能用“坏”去概括。

    他家徒四壁,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朋友有需要时他义气有加,而他有事时却被抛弃。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怕在车里留下烟味,会让阿和为难,选择下车抽烟。

    那个在暗夜中抽烟的背影,在静默中展现了菜头人性中善良与义气的光芒。菜头对于阿和的追讨其实也不是血淋淋的复仇,而更像是被生活打败后的绝望控诉。

    但他最后还是被阿文撞死,只换了阿和一句,“他是一个总找我麻烦的人”。

    他死的那晚,黑暗笼罩大地,大雨如注。他就这样被丢弃在城市边郊的荒原地带,正如当初野草般的疯长,又如野草般地死去,没有哀悼,没有调查,甚至都没有人在意。

    这可能就是菜头的宿命:暴雨夜砍下黑轮的手,又在暴雨夜暴毙于非命。大雨倾盆,这场死亡被冲刷得了无痕迹,永远没有了绝望的控诉。

    其实不止是琴姐跟菜头,影片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带着这样的属性:阳光夹杂着阴暗,似乎每个人都有说不清的罪与过。谁是受害人,谁是加害人,阳光的同时是否又有阴暗,阴暗是否又夹杂着阳光?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03有些东西是无法和解的,承认它就好

    影片表面上是一部关于家庭和解的故事,但自始至终一家四口都没真正同框。表面的圆满,并不能掩饰那些终究无法和解的东西。

    片中阿文跟两个儿子,通过一段有着些许超现实色彩的梦境,被联结在了一起。

    阿文梦到了阿豪,阿豪对他说,

    就是来看你啊。

    走到岔路口,阿豪说,

    爸,我不陪你了,我往这边走。

    阿文继续往前走着,在便利店里遇到了阿和。一声久违的“爸”让他明白,那个自己从不肯接纳的次子,成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巧合的是,阿豪也曾托梦给阿和,对他说了同样一句,

    就是来看你啊。

    “A sun”离开,“a son”重生,影片在虚实结合间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最温暖的关照。

    阿文在电影中的形象是冷酷、无情的,尤其是面对小儿子时。他希望儿子坐牢,在小玉来家中时大吼大叫,拒绝赔偿受害人......

    但阿文不是冷酷无情,也不是铁石心肠,他只是古板,笨拙,面对儿子不知所措。

    对于温柔,哥哥和父亲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哥哥把好都给了别人,父亲不惜牺牲菜头,来换取阿和的“阳光普照”。

    这是一种强烈的、自私的英雄主义。在这种英雄主义下,我们得以窥见这个破碎家庭中被深深隐藏的爱。

    阿文对他学员说,

    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也会被遗忘。

    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他们的日子要在阳光普照的阴影下继续过,无法真正和解,只有承认它,时间或许能疗愈一切。

    影片最后,电影给了阿文送阿豪的笔记本一个长镜头。从镜头上看,笔记本有被翻阅的痕迹,但上面空无一字。

    阿豪虽然感受到了那份浓重的父爱,却始终无法将其抬起。

    其实无论是阿文与阿和的心结,阿文对菜头做的事,阿文与阿豪的父爱纠葛......

    很多事,注定是无法和解的。就像我们必须承认,阳光下必有阴暗,阴暗下也必有阳光,承认它就好。

    片中每个人物都写得很好,人物间的张力甚至让人忘了电影这个框架的存在。

    通过人物的塑造,构建出冰冷、阴暗的水缸空间般氛围,最后又通过人物的转变,打破水缸,让阳光照射进来;悬疑式的展开也让温情和残酷都多了层次。

    我最喜欢《阳光普照》的,是它不是什么教人走出阴影,必须和解的正能量电影。它恰恰是在直面黑暗、面对崎岖破碎的人生。特定的故事,就像涟漪一样漾开到不被看见的阴影处。

    生活里就是有人生,有人死,有挽回不了的遗憾,有无法改变的命运,然后我们承载些什么,继续活着。

    在焦虑、愤怒和恐惧重重压在我们心头的时候,可以看看这部电影。虽然救赎哪怕在电影里都不是百分百的事情,但我们比较容易知道怎么去面对歧路纵横的人生。

    有阳光,有阴影,有残酷,也有温情,这就是生活;阳光要有黑暗才能生存,黑暗要有阳光才能苟且,这就是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光普照》:阳光要有黑暗才能生存,黑暗要有阳光才能苟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m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