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同班工友吕植忠同志在管道二处微信群中传上的具有历史意义一张照片。她让我的记忆瞬间回到了42年前(1975年11月前后)火热的江汉石油管理局沙市制管厂二车间的建设工地!
1975年为了建没川汉输气管道,江汉石油管理局在荊州沙市南郊建设沙市制管厂。油建处大肆招兵买马扩大编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和我的伙伴们结束了近一年在荆门炼油厂潜江农埸的青年队的劳动锻炼,于1975年7月份招开来到江汉石油管理局油建处油建二大队。当时油建二大队有一个大队机关,四个中队。一中队为土建中队,由瓦工、木工、钢筋工、油漆工、测量工等组成,有职工100多人。二中队、三中队为设合安装队,由铆工、管工、电焊工、火焊工、无损检验工组成,有职工100多人。四中队为机械中队,由钳工、车工、机械操作员等组成,有近百人职工。另外还有材料库,卫生队,学校,职工食堂等。全大队大概有职工500人左右。
油建处二大队地处高场离汉沙公路不足1Km,距广华局机关不足5Km。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位于“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盆地西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
江汉平原西起宜昌枝江,东迄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北抵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介于北纬29°26′~31°37′,东经111°14′~114°36′之间,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
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m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m以下。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粘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1300mm,其中4~7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区域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约有300多个。
我和小伙伴许光全、吕富跃、周光辉、王永库、吕志选、齐春芝、宋玉珍、常亚英、宋明照、宋明亮、文洪武、安利国、赵普明等来到油建二大队高场基地。在青工队进行集训,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当时二大队土建中队全部到沙市制管厂进行制管二车间工程的土建工程建设。油建处预制厂、运输处、地调处都有相关人员和设备在施工现场配会油建处油建二大队进行沙市制管厂土建工程建没,油建二大队也从其他中队抽调钳工、铆工、焊工、管工、起重工机械设备和操作员到工地配合施工。
当时我们青工队在高场基地除了进行入厂教育外,主要配合安装中队做好张港油和习家坡油田的建设。我们到张港油田联合站到井口的集输管线敷设的辅助工作。主要是的配合焊工挖焊坑,给油管线保温施工。想想当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开发江汉油田我们披星戴月,星期天经常连轴转。我记忆持别深的是在张港油田给输油管包玻璃纤维棉,由于刚参加工作,对玻璃纤维棉的秉性不了解,夏天光膀子包玻璃纤维棉,扎得身上又痛又痒难受极!在习家坡油田敷设输油管线时,由于地处长湖水网地带,运输车辆无法把Φ89×3·5和Φ108x4的6米长的钢管送到敷设位置,我们就人拉肩扛把钢管人工搬运到敷设位置。我和周光辉2人一天用肩扛了30多根钢管,中午吃你是大队食堂送上去的冷饭,又冷又硬,菜的口味又差,吃得不好,干活又累。我们回到基地饭都不想吃了,累得象死狗一样动一下都不愿意!就这样我对献身石油工业无怨无悔。
1975年9月份我们青工队到沙市制管厂参加制管二车间的建设,由于制管二车间的厂房东西长288米,南北宽66米,南边一跨36米宽,北面一跨30米宽。厂房内设计五十吨行吊,所以基础、柱子工程量很大。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量,需要施工钻孔钢筋混凝土基础桩,管理局从2240女子地质勘探队调1的两辆解放牌钻孔车和操作手。从油建预制厂调来了钢筋工,从油建处培训队,调来了电焊工。从运输处调来了一些中日野车,运送混凝土。在全局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下沙市制管厂制管二车间的建设工程依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钻孔桩的位置进行放线定位,地调处2240女子地震队的钻孔机操作员在张兰的带领下分两个班进行钻孔作业。钻孔作业完成后下钢筋笼,由于钻孔成形的基础孔在泥浆的保护下以防塌孔!下完钢筋笼后下钢导管。下导管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能从基底排除基础孔中的护壁泥浆,使混凝土能与钢筋笼严密接触,防止混凝土内夹杂着泥浆造成断桩,钢筋笼与混凝土夹杂泥浆等质量问题!当时我们分配到管道二处三中队铆工小队二班。铆工小队长武治田,班张永德,副班长文良德,老工人有陈家明、曾广明、余又利、钟少华。新工友有李国如、吴建国、秦建民、吕植忠、段茂发、余亚平、王启安、李传红、姜挺柏、江炎洪,还有一个个子比较高,留着长发,神经有点不不正常武汉知青。我们指挥吊车市装混凝土罐浇筑混凝土,当时我的同事照了这张吧片。这张照片上有铆二一班刘光荣、陈汉桥、铆工二班吕植忠、段茙发、五中队铆工陆平武!这是我们的青春记忆,应该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