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越来越喜欢看哲学类的书,虽然很难读懂,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我对它的喜爱。
因为哲学类的书,一来是它主要讲事件发生的本质问题,而不是去研究表象,二来读多了,你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也会发生转换,你优先会去寻找事件发生的基本逻辑,而不是去寻找表象结果。
有一本书,我在樊登读书听了二篇,头一次听得一头雾水,听第二次才慢慢有感觉。今天我想把这本书介绍给各位,也许你也会喜欢。
这本书叫作《哲学起步》。
在这本书的封面,就概括了三个问题,也是本书解决的三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可是认真思考后,很多人却没有准确的答案。
作者邓晓芒说,在了解自己是谁之前,先要搞清楚你是从哪里来的。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前面。就好比你要解决问题,你要先了解发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找到主要源头。
一件事情,如果你想了解它的本质,你必须要看它是怎么来的?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个人,我们不能光看他的外貌,而是着重了解他的过去,他的经历,他和哪一些人交往过,他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最后我们才知道他到底是谁。
邓晓芒说,我所认识的那个对像,其实是主观所建立起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客观,如果没有主观,那个客观你是不知道的。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明白。
为什么成功的投资者,他们投资的根源并不是看这家公司当前的表象,更不是翻翻股价涨幅记录,就能判断出来这家企业是不是优秀的企业。
而是从里到外,先去研究,它是从哪里来,这家企业的过去,这家企业管理人做事的风格,这家企业的竟争格局,甚至这家企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商业模式,这家企业的人们表现在哪里等等一系列与企业本身相关的事情。
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推断未来这家企业会走向哪里?最终形成了你投资的决策。
说来也是的。
以前巴菲特办公室有两台电脑,专门用于监看股票开盘的走势的。这两台电脑放在那里没有起到什么实际性的作用,反而让他觉得很闹心,有时候还会影响自己工作。
最后直接把电脑撤走了,反而让他更加的轻松。这估计也是现在他投资成功的一把“钥匙”。
股价的上涨下跌,很容易影响人们的投资心态。即便你今天做出了一个投资决策,有可能收盘遇到一个急促下跌,你的投资决策会因此而改变。
真正优秀的投资者,他们几乎都不看盘面表现的,这些是虚无飘缈的。真正决定这家企业的价值不是人们今天交易了多少股,卖出了多少金额。而是背后这家公司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价值,给人们带来了怎样便捷。
这些才是一家公司未来能否不断前进的根源。
用《哲学起步》这本书中三个问题来解析投资中的问题,其实也是行得通的。哲学的用处并不单单表现在为人处理上面,它还可以展现在投资领域中。
1-你从哪里来?
放到投资中,是想让我们先了解,这家公司的历史,它经历了什么?它在市场中的地位是什么,有没有品牌效应,有没有竞争优质。
以及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把控,管理机制,销售利润 和研发团队等等,这些是直接关系到未来公司的走向。
而我们投资一家企业,就是投资它的未来。用未来的眼光来反观现在的行情,这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没有问题,能否持续赚钱。
2-我是谁
放到投资中,是看这家企业的价值是什么?而不是关注它的产品。产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迭代的。比如一家生产马鞭的公司,即便它历史业绩多么的辉煌,现在如果还有这样的公司存在,它的价值肯定不大的。
因为人们现在已经不使用马来作交通工具了,而是改成了交通工具,汽车,飞机,高铁。
所以在找出我是谁,就是要评估这家公司在未来,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给人民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方便。这就是一家公司,一款产品,一个人的价值的所在。
3-我要到哪里去
从投资角度来讲,你能走到哪里去?关键在于,前面的两点,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好。
如果生产的产品没有什么价值,估计三两年,这家公司就会慢慢被淘汰,从此淹没在人海中。乐视、诺基亚、柯达就是最好的历史。
相当于我们个人一样,未来要到哪里去,其实就取决于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天天刷电视,不读书,不提升自己,不懂得与时俱进。被淘汰是迟早的事了。
不管是一个人,又或者是一家企业。它们的发展方向,都是取决于当下你做了什么,对社会有没有价值。仍然在吗?如果没有价值了,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换赛道。
人类的发展,都是在慢慢淘汰一些人而前进的,把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人留下来,然后慢慢放大他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