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决定做某件事时,通常会在心里说“从明天开始要怎么样”,“从下个星期开始要怎么样”种种,就是不说等什么以后,从现在开始不是很好。
2018年余额已不多了,经过二年的阅读积累和在社群潜移默化的学习,今年以来觉得自己对事情有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看法。
1
以前看到谁做事慢,不主动,会看不惯,在心里给别人贴标签,忽视别人的优点,拉开与人的距离,觉得自己比别人做得好,不屑与那些人一起。
现在虽然TA们某些方面仍有欠缺,但另一方面又有TA们的不同优势,团队本就是由多个不同体组成,都是一个样,都按着一个模子做事,怎么能体验到多元化?
正是这种互补性,团队里的人才能发挥各自强项,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各抒己见,开脑洞,碰撞思想火花,得出能综合大家想法的最佳方案,以做好工作为前提,促进团队良性发展。
2
我性子比较急,家人性子和缓一些,看到有些明明可以用简单方式处理的事情,家人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心里焦急。
于是好为人师,不顾家人的感受,在旁边指指点点,一幅我是专家听我的派头。让家人十分看不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又怎么能让人信服。每次都是说得心累,家人根本不领情。
现在尊重家人做事的方法,她们怎么开心怎么做,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圆满就是正确的。如果不对,我再来处理,因为每次我做得比她们好,而且时间也短,渐渐的,家人开始认可我的方法。就算是有时争执,我也会先闭嘴,不再非要一较高低。
有人说过“我们往往把最好的耐心留给别人,用最差的态度对待亲人”。因为家人无限的宽容,我们知道无论多恶劣的对待她们,她们都不会不理我们。
“被爱的总是有持无恐”,其实回报爱的方式是以爱还爱呀,我们怎么能够那样对待她们。好在如今觉醒还不迟,好好爱她们,用细心和耐心对待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读书改变认知,但更重要的是把改变运用于行动中,形成习惯。
学到心里,不等于是自己的,只有做到了,改变了,不断促进更新迭代。
不再说等到什么时候再怎么样做,就从现在开始起随时开启更新模式。
2018年12月19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