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源》内容简介(原作者杨建立)
千百年来,经过无数先人们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山川大地、日月星辰成因理论。但随着人类天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地心探测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原来的理论有所不足,世界上还有许多理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对宇宙,对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的成因也还有争议,本书试图对目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一些自然现象进行阐释,结合最近天文、地理、物理等方面的新发现,探讨天体成因,探索地心奥秘。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了许多“怪象”,是传统的重力形成理论无法解释的。国内外发现了许多“怪坡”,在怪坡上,车辆不需要动力自动上行,而下坡时却要加大马力。地球、月球、火星上都有一种叫做“质量瘤”的特殊区域,在质量瘤上空,物体比在其他地方“超重”,星球表面对物体的引力超常。地球、月球也都“不圆”。地球上海平面也“不平”。地球表面重力场不均匀。按照传统理论,地下物质均匀的话,引力应该指向星球的中心,地表的引力也应当是平滑、均匀的。这些“怪象”的存在,说明地下很可能存在我们尚不了解的“奇异物质”,导致星球表面引力异常。
地球上高山深谷纵横交错,高地平原割据纷争,海洋湖泊交相辉映。大陆边缘相互对应,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生生撕裂开来的一张纸。魏格纳发现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经研究推断,他在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后来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 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其后,人们逐步发展了此学说,称为“板块学说”。但至今,大陆漂移或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哪里,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论述。
地震波帮助科学家们揭开地球深处的谜团。运用一种新型的地震波数据解译方法,科学家们发现地球的内核本身还拥有自己的“内内核”,其奇异的性质将让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发生改变。科学家们研究地震波传播,发现地球内核边界在局部区域存在“糊状层”。在地球深处,科学家发现了两个大型的“液滴”状结构,每个的厚度都比珠穆朗玛峰高100倍。这些大小与大陆相当的“液滴”位于正好在大西洋、太平洋之下,地核之上。这些“糊状物”、“液滴”不是传统理论能够解释的,那里很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奇异物质”。
按照天文观测的结果,太阳及其他新一代恒星诞生于“分子云”。而“分子云”则来自于“超新星”爆发后的残余物质。超新星爆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坍缩”型,爆炸抛射出表层气体、尘埃,其残骸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第二类是“热核爆炸”型,爆炸后中心无残留,没有形成“中子星”,也没有“黑洞”。由于产生爆炸时物质的内禀能量几近耗尽,爆炸不可能将物质还原成氢、氦等气体,它除了残余的部分气体、尘埃外,还应该有固体碎块。固体碎块中,有原本存在于“白矮星”表层的的“超固态”物质和和“白矮星”爆炸的反冲力压缩成的“中子态”物质。大爆炸后,“中子态”物质生成了“奇异物质”。这种“奇异物质”是特殊能态的物质,它经过长期吸聚热量,就能够由“阴”转“阳”。
46亿年前,在形成我们太阳系的那片星云附近,偶然间发生了超新星爆炸,将大大小小若干块爆炸碎片--“原始星核”投入到了这片“原子云”中。由于这些“原始星核”的介入,这片巨大空域中的“原子云”逐步汇聚收缩,形成“分子云”,并分化出一块块的稠密区域。
这些“原始星核”,慢慢吸聚周围的气体、尘埃和小碎块,逐步引起更进一步的引力坍缩。这些“原始星核”中最大的一块,“霸占”了其势力范围内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如今的太阳。其余几块“原始星核”则在自己的小势力范围称王称雄。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原行星盘,在大的原始星盘中,几块较大的“原始星核”吸聚周围物质,形成几个小的星盘,最终形成了八大行星。在较大的“原始星核”鞭长莫及的地方,更小一点“原始星核”则占山为王,建立了自己的“山头”,形成了卫星。经过如此群雄逐鹿,最后形成了太阳、行星、卫星等太阳系天体系统。
我们运用这一模型,可以比较容易解释许多原先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如太阳系占据了天阳系天体绝大部分质量问题;大质量行星的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更明显,而小质量行星的共面性、近圆性特征差的问题;质量占99.8%以上的太阳的角动量只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1%左右,而质量不到0.2%的其他天体的角动量却占99%左右,这一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以及最近几年发现的太阳系外“热木行星”的成因问题等等。
太阳的组成成分,未必像先前人们认为的那样:太阳大约四分之三的质量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它的组成很可能有更多的重物质,并且其中含有相当部分的“奇异物质”。太阳的发光发热,能量也未必都来自于氢元素的“核聚变”,太阳中心也许在发生着“核裂变”与“核聚变”,共同分担了太阳的能量来源。这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氢弹”爆炸是瞬间完成,而太阳则是几百亿年“稳定”、缓慢发光了。
地球形成也和太阳类似,地心以重物质为基础,其中混杂了不少的“奇异物质”,它们吸聚了周边星云中尘埃和气体,形成原始地球,“奇异物质”不断以其特殊形式吸聚能量,分裂出普通“巨大原子核”,导致地球膨胀。同时,新生成的物质一部分具有放射性,产生一系列衰变,放出热能,提供了“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动力。
地心埋藏着很大一块“奇异物质”,奇异物质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以独特方式吸聚能量,向正常物质转化,分裂出不稳定“巨大原子核”,巨大原子核进一步分裂蜕变,成为更多的原子。原子的裂解致使这些物质的整体体积成倍增加,从而导致地球整体在膨胀,地下的两个大“液滴”也是类似的奇异物质,它们形成了超大的核反应堆,导致局部(海底)扩张。而不扩张的其他部分地面却被挤压而皱缩,导致地表“沧海桑田”的变化。
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向着地球、月壤“年龄”大于岩石、圆月“不圆”、月海“质量瘤”、月亮的“空心”、月面存在“古地磁”,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很可能是“奇异物质”导致的结果。
传统理论认为,煤碳、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植物和动物的遗体形成的,这种可能无法排除,但是这一理论有着很难解释难题:数千亿吨的煤和数亿桶的石油,还有数亿立方米的天燃气,这需要多少动植物遗体啊,难道他们都是在一瞬间同时死了吗?怎么汇聚到一起的?深海的石油和煤炭更加无法解释。我们还发现,宇宙空间存在大量有机分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这些大气覆盖行星,大气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甲烷等有机气体存在。土星卫星泰坦,更有冻结的液态甲烷和氨汇入湖泊和沼泽中。在这些星球上没有任何动植物存在的证据,这说明天然气一定有无机生成机制,煤炭、石油也有可能。这些矿藏的形成,很可能有“奇异物质”的功劳。
自“奇异物质”吸聚宇宙空间的氢、氦等气体和尘埃形成恒星,开启了它光辉的一生。经过几十亿年的发光、放热以后,耗竭了内能,成为“红巨星”,喷发出表层气体后,成为“白矮星”,或者坍缩成为“中子星”甚至“黑洞”。这些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命运不同,就像大海里游荡的鱼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有的白矮星恰巧遇到可以“采食”其他物质的机会,质量刚好达到1.44倍太阳,发生“Ia型超新星”爆发。得不到“采食”的机会,慢慢成为“黑矮星”,或者被其他星体吞并。发光的恒星,也许只是宇宙间“物质--能量”运动中的一个环节,是“昙花一现”的一段短暂时光,其余大部分时间,则是在慢慢吸聚能量的“暗物质”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