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和同事闲聊,聊到同事的孩子分配在乡镇的卫生院,几乎没什么病人,平时都很清闲,无所事事,我随口说了一句: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同事说现在的孩子毕业之后哪里还会想再学习……突然之间感觉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学校毕业之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到体制内工作,白天工作,晚上休闲,走过了很长一段吃喝玩乐的生活,然后恋爱,结婚,生子,关于学习好像就到此为了。曾经也努力过一段时间,参加成人高考,也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脱产本科,但是因为单位不同意脱产学习,也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了十年,这期间看书是一直都有的习惯,那也只是一个兴趣爱好,算不上是学习的状态。大概是在14年开始接触心理学之后,萌生了考个心理咨询师的想法,重新捧起了书本来啃。
脑子这个东西,就像汽车一样, 新车出厂不用怎么保养都是溜溜的,但是一旦长时间不用,各个零部件老化,润滑油枯竭,再想跑起来可费劲了,学过的知识点就像水过鸭背,一点留不下痕迹,那段时间还是蛮煎熬的,万幸的是读过了最初的磨合期,脑子比以前好用了些,记忆力也回复了,咨询师的考试也是一次就通过了。
老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父母从小也用这个来教育我们,但是父母就没有终身学习的思维,自己也不学习,又怎么能说明学习很重要呢?以至于曾经的我们认为读书学习就是为了找个工作,一旦工作有了,学习就没必要了,所以曾经的学习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无奈。就像很多父母的焦虑,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嫌弃,也找不到好对象,然后人生就像一个固定的公式,一路悲惨下去。
学习重要吗?肯定很重要,我们的认知都是来自学习新的知识,但如果父母没有终身学习的状态,说这句话是没有底气的,孩子也不会觉得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考试分数而学。
在和很多父母聊过之后感觉,当父母为了孩子学习而焦虑的时候,更多的是去关注自己的焦虑,让自己回到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当我们能更多的关注到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为孩子而焦虑的时候,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才会回到为自己的状态,非常相信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好的原发动力。和爱人聊这方面的话题时,也曾想过,只要孩子努力了,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就算他以后是一个环卫工人,一个快递小哥,一个并不被大家看好的职业,只要他凭着自己是双手努力生活,我们都是爱着他的。
惰性的人的天性,偶尔看本闲书,看点非虚构类书籍也算是学习的一种,但是要有目标性的长期学习,是需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日子,允许自己也能偷个懒,也能摆个烂,调整完毕后,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