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八年级开学,我去学生宿舍做志愿者,看到孩子们大包小包的行李,我这个班主任的职业病又犯了,看孩子们的行李,寻思头天晚上背后的家里上演了怎样的故事呢。
疫情还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开学,学校格外小心。避免造成人员拥挤,学校“五一”期间就提前进行了演练。虽然学校门口,宿舍都安排了志愿者,但是九年级老师要上课,七年级在另一个校区也同时开学,所以人手上还是很紧张。孩子下车之后,免不得要自己提着行李去宿舍楼,于是孩子手中的行李一不小心暴露了背后的家庭。
大部分孩子都是三件行李,肩上一个背包,一个拉杆箱,还有一个就是被褥。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们终于满头大汗,连拉带拽的来了。肩上一个背包,鼓鼓囊囊,看起来就沉的不行。手里一个装被褥的大包,手提带因为比较短,孩子一只手很不好提,几乎是走一步停一步,另一件因为是拉杆箱,所以孩子相对还轻松一点。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好,还有孩子的行李就夸张了。肩上背一个,一个拉杆箱,另一只手里一个用床单包着的被褥,被褥上面横放了一个笨重的竹子凉席。旁边还有志愿者帮他提着两个盆儿以及一大摞书本……
呃……这个天气,还是开学第一天,家长又不能进学校,凉席是必需品么?除非孩子哭着喊着一定要带凉席!据我了解,即便夏天,学生宿舍的空调,冷气开的很足,完全用不到凉席。
敢问这位同学,在开学这么手忙脚乱的日子里,凉席你是认真的吗?
有带凉席的,就有带床垫的,还是那种巨厚的。关键是这个床垫还没有打包,只是简单粗暴的卷一下。再加上其他三件行李,外加个脸盆,真的是大写的吃力。
想问这位同学,带这么一个“巨大”的床垫,真的是你的主意吗?再者如果孩子睡觉挑剔,确实需要凉席或床垫,第一周返校,总共也就住四晚,难道四个晚上都不能将就么?
当然也有“别人家的”,一个双肩包,一个被褥(被褥抽了真空),打包成一个轻便的包裹,一个拉杆箱,一个双肩包。以上三件行李,均在上面贴有A4纸打印的孩子的姓名、班级、宿舍号码以及家长的联系电话,非常醒目,完全不用担心孩子的行李被拿错或丢失。
非常时期,复学前住宿、就餐、路线都一遍遍发给家长了,但是等孩子入校时发现发到群里的信息,很多家长都没看。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群。家长没看见信息,我真的特别理解。
但是家长们可能没有想过,因为自己或者孩子的一时疏忽,比如没看见老师的通知,导致孩子忘带,事情很小,老师也不会因为孩子忘带个资料而不依不饶。但是事关学习,孩子心里惴惴不安,好不容易挨到下课,赶紧出去找电话,让父母送。不凑巧,电话机旁边已经排上队了,好不容排到孩子了,上课铃声响了,孩子又要往教室跑。一来二去,孩子的一上午就搭进去了。
家长送来,孩子还要过去取。如果再因为取资料而误了上课时间,被任课老师批评一通。学习是有情绪基础的呀,孩子的情绪如果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又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糟糕的是,很少有家长关照到孩子这些细微的情绪。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中说,自打出生时,孩子都拥有超强的感知能力,同时对他们来到的这个陌生世界充满恐惧。这时父母的主要工作便是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这些感受——安抚并让他们拥有安全感,譬如在孩子感到受伤时安慰他们。而如果我们的抚育者总是令我们失望,无法提供我们需要的情感支持,我们今后就很难具备很好的管理自身感受的能力。
尤其毕业生父母,给到孩子学习之外的情感支持比报多少补习班更为重要。因为“一个好的生长环境能培养一个人的自信,以及经受住情绪风暴的能力。”
亲爱的你,不妨从置顶孩子学校的微信群开始做起吧!不错过学校的通知,不因自己的疏忽影响孩子的情绪,不缺席每一个可以让孩子挺起肩膀交卷的机会!
晚安吧@练习爱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