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首先是找准竞品,当然同行业同类型的产品是竞品,但是也要注意圈外的野蛮人,往往行业被颠覆都是圈外人的进入。
基本功能(类似:购物车、商品列表、支付流程等)按照主流电商网站做竞品分析;
特殊功能按照同行相关竞品网站做竞品分析;
分析竞品网站面向用户群体;
查找相关功能点;
按照面向的用户群体使用习惯,使用并记录使用过程;
对照本次产品需求,摘出优势项;
筛选自身网站可用的优势项;
筛选本次不使用但未来可能使用的功能,以备以后升级考虑;
竞品分析分为两个层次:
UI设计分析
业务逻辑业务流程分析
竞品分成两类:
同行业竞品,例如:礼品行业的礼无忧、礼管家、优礼品等。
不同行业同类型竞品,例如:电商类:京东、阿里巴巴、当当、唯品会等。定制类:阳光印网、优定制、爱定客等。
UI设计分析点:
布局。看那些地方做了突出,篇幅最大的地方展现的是什么内容,什么地方做了弱化,各种页面的入口,提示信息的展现。
文案。重点突出介绍的方式,行文风格,用词和功能的结合,口语化和调性的结合。
颜色。整体色调,面向人群的喜好分析。
交互。交互便利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交互,交互是否和产品定位相符。
业务逻辑、业务流程分析点:
所在行业大趋势、市场前景。
竞品定位,品牌slogan。(没大意义)
投资机构或大股东,高层管理团队的出身。
网站呈现的内容和功能。
网站的操作流程,以及最终得到的结果。
频道和导航设计形式。
历史版本的迭代记录。
竞品公司的财务报表。
竞品公司的新闻,公司相关人员的发言记录。
新产品的推出,新产品的市场和面向人群和主要功能。
竞品公司的合作伙伴、收购企业、目标用户、供应链体系。
当前以及未来盈利模式。
用户数据、市场数据、流量数据、资金数据分析。
推广营销手段。
护城河/壁垒/绑架用户的手段。
用户体验五要素分析法:
战略层: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
范围层: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结构层: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框架层: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表现层: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
功能对比分析法:
罗列出所有的该类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竞品A有标记 yes ,竞品B没有标记 no。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比,会发现其中功能设计的规律,以及对自己来说哪些是鸡肋,哪些是好的创意点。
SWOT分析法: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百度百科有详细解释)
kano模型:
四象限法则。横纵坐标可根据各维度进行划分,例如:站在用户角度横坐标为紧急程度、纵坐标为重要程度。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是顾客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
期望型需求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顾客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当没有满足这些需求时,顾客就不满意。
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顾客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顾客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顾客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5W1H分析法:
总结:竞品分析其实也在辅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需求,竞品分析避免做成竞品抄袭,找准自己的定位。去糟粕,取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