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剥卦 贲极剥始 第57天

剥卦 贲极剥始 第57天

作者: 杺薇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21:19 被阅读0次

如果说贲卦是化妆,剥卦就是卸妆。

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易经.序卦传》

剥:剥削 剥落 受到压制 饰:化妆 包装

致饰:把文饰做到极致

形式跟本质是要配合的,把不值钱的东西包装的看似很值钱的时候,整个信用就崩溃了。现在的广告已经是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是相信的,现在已经没有太多人相信了。剥卦是贲卦盛极而衰的结果,这也是易经中反复强调的物极必反的道理。一味注重形式奢靡到极点之时必然会走向衰落。剥卦告诉我们怎样去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

剥卦整个形式是小人得志,小人一群,五阴逼一阳,只有最后的一爻是君子。小人如果把最上面唯一一个阳爻干掉就会变为坤卦,坤卦很容易一阳来复,小人就跑不掉了。

复卦紧随剥卦之后,象征着否极泰来万物再生的复兴之道,而剥卦代表的是凋落衰败之象,是走上复兴的必经过程。

剥卦卦辞:剥,不利有攸往。

要想办法去对付去解决,不能盲目的乱闯,越是危险越是要守正来防凶以待来日,复的时候就会慢慢稳定下来了。

彖辞: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 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有攸往:有所往 尚:崇尚 消息:减长 盈虚:充满空虚

剥卦一败涂地,剥落了受到压制了,最后只剩下一点点一丝丝希望。本来阳气很足,现在阳气全部衰退。任何的动作都是不利的,因为小人的势力越来越增长。君子不会硬碰硬,顺势停止了任何主动行为,这从剥象中可以看出。君子崇尚减长盈虚的道理,这是自然之道。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小至》

大象: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上:上位的君子 厚:宽厚一点

山的基础已经不稳固,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上位君子心存宽厚善待部属,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贲之终,剥之始。亨不尽,物不剥。人不尽欢,体力就不会消耗到支撑不了。

剥卦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适可而止。对应卦象看,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工业化生产过度,供大于求。所有资源都被掏空,这是人类需要反思的。要把仅存的一阳保持住,面壁思过,厚下安宅,人类需要自救。

孔子是伦理的代言人,面壁思过人类的伦理为什么崩溃到这个地步,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发挥一阳在上的能量,固结人心。这就是厚下安宅。

剥的时候不要太紧张,我们要留下优良的种子使之恢复,这样子孙后代才有希望。下节学习硕果不食。

相关文章

  • 剥卦 贲极剥始 第57天

    如果说贲卦是化妆,剥卦就是卸妆。 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易经.序卦传》 ...

  • 50剥卦上 贲极剥始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当事业步入巅峰,却遭遇不测。在股市倾尽所有,却输得一贫如洗。然而即使象征着凋落衰败,甚至是一败...

  • 23 剥卦

    23 剥卦 卦辞【剥:不利有攸往】 译:剥卦象征剥落,不宜有所行动。 剥卦位于贲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说道:“致...

  • 易经第二十三卦山地剥

    易经第二十三卦山地剥,艮上坤下。 该卦象征凋零衰败,但仍然保有一阳来复的机会,贲极剥也,剥卦就是一步步卸妆的过...

  • 复卦的智慧1剥尽复返,事情总有转机

    经典常读常新,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剥尽复返,剥卦后络复卦的始。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

  • 64卦之剥、复、否、泰卦

    1、剥卦和复卦: 剥极而复,是北宋欧阳修提出的易学命题。 剥和复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剥卦发展到终了,就会转...

  • 《易经》第二十三卦 剥卦启示:谨小慎微,顺势而止

    《易经》第二十三卦 剥卦 山地剥 艮上坤下《剥卦》卦辞:不利有攸往《剥卦》爻辞意思是:不利于前去行事。 剥卦人生启...

  • 2018-6-15 读经感恩日记 第148周 第4天

    读经内容: 1、易经:22贲卦,23剥卦,24复卦 2、诗经 :齐风,魏风 完成百遍的经典有:《易经》、《诗经》、...

  • 剥卦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 剥卦

    年纪越大越听不进其他人的话。 剥 硕果不食。 我已经感觉到开始剥了,我们要止剥。要见微知著。 一个人及时很正常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剥卦 贲极剥始 第57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qf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