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音乐剧的一切音乐·剧星球人儿
观孟京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观孟京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音乐剧星球人儿庄哲楸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17:23 被阅读1次
更多剧照请看文末

观孟京辉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啊,我对她实在太熟了。感到十分惋惜,无法认同这部戏,它浪费了书中大好的辞章和心理刻画。孩童独有的炽热和执迷在这部舞台剧中被塑造成荒诞和神经质,与茨威格笔下,永葆着一颗最虔诚最固执最天真浪漫的内心,像孩子一样脆弱,像百炼成钢一般坚强的独白女郎,相去甚远。“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相提并论。” 它是如此私密,只应存在于两个人两颗心之间,它注定是永不说出的语言。

前半场我几乎一直处于“这不符合原著”的难以置信里,无法接受如此欠缺说服力的改编。中场休息冷静之后终于说服自己改换一个视角,忘掉原著,忘掉茨威格,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先入为主去接受这另一个陌生女人的另一种人生。 由于这部戏无论从传播角度还是叙事基础,都毫不客气的直接使用茨威格作品的名气和剧情,尤其是大量对独白的直接使用,所以我们无法脱离原著来看待它。事实上,当一位没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回忆起对这部剧的印象:一个大哭大闹的疯女人在回顾坎坷奇葩的暗恋经历,即无法感同身受,也未能产生一丝共鸣。孟京辉没有领会茨威格对女性心理深刻洞察的精髓,它用哗众的商业包装打造了一出“视听盛宴”,却丢失了原本这个看似不惊艳的故事蕴含的伟大力量和情感。他担心单靠这段长达一生却不算惊艳的时光无法赢得足够多人驻足张望,担心无法体现他先锋戏剧的实验精神,或是他缺乏信心仅凭借这区区一方舞台完整地再现它。

再者对于这样一部举世闻名的著作,要求观众没有先入为主,清除记忆,也不合情合理。

“你,从未认识过我的你啊!”

这个让人秒哭的经典开头,有着蝴蝶效应力量的开头,孟导演竟然把它放弃了,这里我语气夸张,情绪复杂,想引申说明的是,虽然这是一封信,但是信是有语气的!导演恰恰忽略了这种语气。

其次,人称上未能表现出丝毫亲密的情感。虽然同样是自述的口吻,但是这部剧最不成功的一点是,男主角成了第三者,被丢了出去,地位甚至不如观众。他没有个性,没有魅力,没有生命,没有存在感。女主是对观众、而不是爱人讲述这一生。而观众像一个尴尬的朋友,或者邻居,只能呆呆看着她的表演,无法把自己当成男主,也无法把自己当成女主,当然也就不会心疼她。

更重要的是,《陌生》这本书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通过这封信我们所看到这样一位女性的天性和人格光辉。她对男主天生的母性般的包容,那是一种极有气度的欣赏,是一种于这偏执少女个性下能够解释通的绝对无私。在这份感情的深处,深含着人类永恒的、含蓄的、高贵的情愫。

豆蔻年华的她在一点也不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偶然地发现了一个美好形象,从此有了一生所依,凭借孩童赤诚的忠心,义不容辞地守护、珍爱,这种守护长达一生。自幼到大她一直心地纯洁,温顺又执拗,目光独特、一厢情愿却死心塌地。终身以爱为唯一信仰。

在她成长中与男主发生关系的几次经历中,有一种感情的递进,是同一份际遇跌宕起伏的发展,一步步感受到出乎意料的无情击打,无数的愿望,期盼,苦痛,梦想,渐渐地、一次比一次更揪心地把读者引致充满希望的境地,最后又出其不意地重重摔下来,女主一次次摔落,最终无力再站起来。

而舞台上,递进关系未能给我留下印象,仿佛所展现的是日记中的几页,一个发展被拆成了几个“事件”。总之,如此朴实,凄美,因为贯穿一生而具有传奇性的事件,舞台未能很好的体现出时空感。

对食色性的凸显,露骨的性特写,似乎是其在顶着先锋的盛名之下必不可少的(宣传)元素。某种意义上,孟京辉再造了一个新版本的陌生女人,是他所理解的、喜欢的、或是害怕的那种女人,我相信他说服并打动了自己。不然他无法与演员达成我们看到的一致。但我无法相信,黄湘丽这样有才华的女演员如何无视二者(两种女人)如此显而易见的矛盾,心甘情愿一成不变地演了十年,或许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她早已忘了陌生女人原本的样子。然而,我还是要给她肯定,以黄湘丽的演技,拿捏起没有任何花边噱头的剧本也能游刃有余。也受益于她的演技,使得导演所有的刻意安排不至让人反感和过于困惑。

无论孟京辉把剧本改成什么样,她深刻领悟,并最大程度,以最超凡脱俗的表现出来了,不遗余力地将孟氏陌生女郎演绎成在现有框架下最动人的样子。她声线优美,富有磁性,百听不厌,声音可塑性极强,豆蔻年华则像初摘的青苹果一样酥脆透亮,生气勃发,悦耳可人;长大后音色则富于成熟女性的特点,随着情绪变化多端,饱满多情。几段自弹自唱恰到好处地补充了独角戏自言自语的单一形式。身为演员她还兼具音乐创作才华,居中数端演唱都出自她手,有一点像民谣那样娓娓道来,好听,对这样超出你想象的演员,还能再要求什么呢?不用说她必定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锻造,淬炼,实现过一次次突破和进化,因此她依旧是新鲜的,明媚的,激情饱满。

瞄了一下豆瓣评分只有7.7,(恋爱的犀牛8.6),我想自己的评价至少没有主观到标新立异的程度。

顺带提一点,本剧虽然增加了浓郁的荒诞色彩,但仍是一部严肃的戏。徐静蕾“翻拍”的电影版让笑点低的我多次忍俊不禁,看到一半终于难以为继。很明显她想体验那个角色的欲望大于表现一部作品的诚意。

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子,她为所爱而存续的一生太重,以至于台上的物美舞美如不经过最有创想的设计则难以贴切的配合剧情的呈现。这个短篇小说又太丰满,其实无需光影声色,光看书或听剧就足够很好的受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孟京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rl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