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纱》:匆忙嫁人,婚内出轨,但我不认命,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女人

《面纱》:匆忙嫁人,婚内出轨,但我不认命,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女人

作者: 晴阳爱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3-01 11:23 被阅读0次

或许她犯下的那些错误,做的那些蠢事,以及承受的那些痛苦,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毛姆《面纱》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的《面纱》是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在序言中,作者交代了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但丁的《神曲》的《炼狱》诗句中的一句:“锡耶纳造了我,,马雷玛毁了我”。

毛姆在意大利学习意语时,女教师这么给他解读这句诗:锡耶纳的一位贵妇因丈夫怀疑她出轨,被带到位于马雷玛的城堡,期盼那里的毒气将之毒死,却没想到,过了很久她都没有死,随后,被丈夫扔出了窗外。

后来,毛姆到中国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旅行之后,为这个灵感找到了创作背景。于是,诞生了这部饱受争议却直探人性真谛的女性精神觉醒之作。

《面纱》讲述的是女主基蒂从迷失,到醒悟,再到自我救赎的成长过程。

一、上错花轿,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自我逃避

基蒂的母亲,势利刻薄、吝啬愚蠢;父亲贾斯汀先生,沉默懦弱、不求上进。

当贾斯汀太太意识到在贾斯汀先生身上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就在天生一副好皮囊的基蒂身上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希望她可以在21岁嫁个既身份显赫又身缠万贯的如意郎君。

基蒂看穿了母亲的心思,但也正好是她所渴望的。于是,她心甘情愿地被母亲推到众人面前,与一群爱慕她的男人们打情骂俏。四年过去了,基蒂还是没有找到那个“对的人”。

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显然,已经成年的基蒂不加思索地选择了母亲指给她的捷径。

此时的贾斯汀太太露出了真面目,开始对基蒂恶语相向,并嫌弃她成为家庭的累赘。加之,相貌平平的妹妹很快就要嫁给一个准伯爵。

基蒂感受到了来自家庭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时,对基蒂爱慕已久的沃尔特“出手相救”,向她提出了求婚。

爱慕虚荣的基蒂,根本不爱眼前这个长相一般、沉默寡言的男人,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是来自香港的一个细菌学家。但是,为了逃避母亲的怒不可遏,为了逃避给妹妹当伴娘的窘境,她匆忙地嫁给了沃尔特,随他逃离伦敦,去往香港。

关系本不对等的婚姻,注定是一个悲剧。

结婚不到两年,基蒂就和认识不到三个月的有妇之夫汤森搞婚外情。一天,正在偷情的一对男女被沃尔特捉奸在床。

表面看来,基蒂似乎无从选择,只能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没有爱情而言的婚姻。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电视剧《都挺好》的编剧王三毛说过: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在基蒂身上,可以找到母亲的爱慕虚荣和父亲的一味逃避。基蒂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于爱和幸福的定义,让她在自己人生一开始的航向上就走偏了。

如果她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而不是母亲想要我过怎样的人生?四年的“社交经验”是不是可以给自己一些思考?

如果基蒂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选择面对,而非逃避,那么会不会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呢?

二、 深入险境,与其说是被逼无奈,不如说是改变契机

婚外情被发现,伤心欲绝的沃尔特给基蒂两个选择:要么汤森娶她,要么和他一起去往霍乱肆虐的湄潭府。很快,基蒂认清了汤森的真面目,不得不随夫一起到了湄潭府。

在湄潭府,沃尔特不愿与基蒂单独相处,每天忙于工作。即使晚上回来也很少与基蒂交流。接待他们的海关副关长瓦丁顿,时常到家里跟基蒂聊天。通过他,基蒂对住所对面的修道院产生了好奇心,她鼓起勇气去拜访那个处于危险之中的神秘之地。

在那里,基蒂看到了挤满病患的生死场景,也见证了修女们的无私奉献。特别是出身名望家族的修道院院长,为了心中的爱和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义无反顾的来到这里寻找她生命中的意义。

修道院的所见所闻在基蒂的心中引起极大的触动,她为自己的肤浅虚荣感到后悔。她央求院长允许自己到修道院帮忙,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她开始悄悄觉醒了。

丰子恺曾说,人的生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物质层面,第二层是精神层面,第三层是灵魂层面。

一旦察觉,你的生命层次就提高了。此时,基蒂的生命层次正在从第一层面向第二层面靠近。

如果说,上错花轿是命运的安排,那么这次被逼无奈的深入险境,却成为一个改变的契机。心灵受到触动的基蒂,没有漠视,而是察觉自己的内心,积极的反思和接纳自己的过去,与过去和解,开启改写自己人生的篇章。

三、 真正的渴望成长,就是要不放过每一个成长的机会

01

修道院院长也许看穿了基蒂的内心,曾意味深长地对她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是无法在工作中、享乐中,世界上或者修道院里找到平静的,只能在灵魂中找到它。

有一天,基蒂在工作中突然晕倒了,醒来后得知自己怀孕了,而且她也知道这个孩子大概率不是沃尔特的。面对沃尔特质问孩子的父亲是谁的时候,基蒂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基蒂明白,如果撒谎告诉沃尔特孩子是他的,他俩的关系可以得到极大的缓和。但是,她选择面对自己的内心,她回复道,“我不知道”。

与其说是院长的那句话在基蒂心中产生了影响,不如说是基蒂自己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倘若有时候对别人撒谎尚情有可原,那么对自己撒谎就是可鄙的。

02

不久,沃尔特不幸感染霍乱去世,基蒂在瓦丁顿和院长的劝说下,离开湄潭府。

当凯蒂回到香港后,面对渣男汤森的再一次纠缠和投怀送抱。她本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肉欲的控制,灵魂已经变得洁净。但是,她再一次沦陷了。

“猪,” 她朝镜子里的自己骂道,“真是猪!”

精神上渴望向上生长的基蒂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

渴望向上生长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与其沉溺于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懊悔不已,不如想想怎么做可以改变当下糟糕的状态。

凯蒂做到了:凯蒂没有沉溺于负面情绪的消耗中,而是快刀斩乱麻,第二天就想办法买到船票,决定离开香港。

人的成长不是直线向上,而是螺旋上升的。正是有不完美的存在,才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03

在船停靠的一个码头,基蒂收到了母亲去世的电报。基蒂下船乘车回到伦敦的家中。

看到母亲冰冷的身体,基蒂放下了心中的怨恨,也不愿表现出假惺惺的悲伤。

饭后,父亲想要在书房抽烟,却问询地望了一眼基蒂,又把烟斗放下了。因为她的母亲吃完饭后不喜欢闻到烟味。

“我喜欢烟斗味儿”,基蒂笑着对父亲说道。一丝宽慰从他的脸上掠过,他再次把烟斗拿起来。

凯蒂开始打破和父亲之间的冷漠关系,主动寻求在他们之间消失已久却本应该存在的爱和温暖。

后来,父亲告诉她,他得到了一个巴哈马首席法官的职位,下个月就要启程。

凯蒂向父亲表达了自己想同他一起去的请求,父亲开始面露难色,之后内心痛苦地挣扎了一小会儿,说道:“当然了,如果你想去,我会非常高兴的。”

听到父亲如此回答,凯蒂为父亲感到悲伤。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希望,放弃了做一次自己的勇气。

此时的凯蒂早已不是原来的凯蒂,她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亲,希望父亲不要再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你什么都不欠我的,” 她激动的说道,“一想到我们以牺牲您为代价自肥了一辈子, 却没给过您任何回报,我的心就沉重难当。恐怕这些年您过的并不幸福。您能让我弥补一点儿过去未尽的责任吗?”

她在原生家庭中失去的爱和幸福,她要主动用自己的行动找回来,找回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宁。

这一次她与父亲的交谈让他的脸上浮现出了她从未见过的笑容,两人在真诚地拥抱中幸福地哭泣着。

蜕变中的凯蒂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自由和安宁

写在最后:

“我想让她变得勇敢、直率。我想让她成为一个不依赖别人的人,因为她能够掌控自己。我想让她像个自由的人那样对待生活,比我活的更好。” 基蒂希望自己生个女儿,而且长大成人后是一个独立、勇敢、自由的女性。

毛姆通过《面纱》要告诉我们的是:

生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艰难,更是克服艰难之后获得的成长。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

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纱》:匆忙嫁人,婚内出轨,但我不认命,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ru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