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出去的才是钱

用出去的才是钱

作者: zym_b252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6:54 被阅读0次

    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用出去的钱才是钱。这道理对吗?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难道没有用出去的钱它不叫钱吗?

    解释说,没有用出去的钱,在银行里只是一串数字,在手上的只能叫纸,最多只不过是含有国家信用背书的纸。

    就如国家给你一句承诺,“放心,有了这一张张的纸,我们保证你能过得生活无忧,能对换到相应价值的东西”。然后我们带着有承诺的纸,便安心了。

    细想确实也是这样,当我们握着一串数字或是一张张钱的时候。它带给我们的不外乎是得到国家信用保证的一种放心,一份踏实感。

    但当国家信用遭到质疑的时候,这张纸就与废纸一样不在是钱。

    如此说来,用出去的才是钱这句话后面的底层逻辑就是,没用出去的是信用的承诺,安全感的保障。

    生活中人们拼命的赚钱也就是赚取的是一句承诺。当守着这些承诺睡觉的时候,才会显得安心,睡得踏实。

    从这一角度来说,人们归根到底追求的永远是一份份心灵安心与踏实。

    如果这些承诺在没有兑现的时候,它永远只是承诺。只有用出去了,换回实实在在的物质,才是真正得到价值的体现。这就是“用出去的才是钱”背后道理所在。

    但分析下来,现实中我们赚钱的目的是想要得到一份保证,一份安心与踏实。赚到的钱即使没有用出去,即使没有兑换到相应价值,这份踏实感依然存在。

    至于以后它是否能兑换,国家信用是否贬值,众人都不去考虑。因为那时更大的困难出现,命都保不住了。目前只要当下收获这份安心与踏实就行。

    今天,又听到万维刚老师说,什么叫有知识?

    万维钢老师说,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这个时候,如果你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你才算是真有知识。

    罗胖补充,这并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似乎与用出去的钱才是钱有着同样的道理,同样的底层逻辑,用出去的知识才是你的知识。

    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不断的学习知识,积累知识。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优秀的人还在继续学习知识,生怕落后就会挨打。

    他们怀着不也是对知识带给人的信用,希望某一天,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用自己的知识拿主意,并解决问题。这时的我们就是有知识了。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一直没有用。就会和没有知识的人一样,有等于没有。

    钱也一样,没有用就和没钱一样。因为它产生不了价值。

    这时,也许你会说。既然是有钱没有用等于没有钱,有知识没用等于没有知识。那还挣多余的钱,学多余的知识做什么呢?

    其实也就是图个心灵上的踏实。拼命挣钱是为了心灵上的踏实,学习知识也是为了心灵上的踏实。

    如果没有更多的知识,当我们要为一件事情拿主意的时候,会显得无助,心里没把握,就会感觉不踏实。

    但当我们通过学习,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在需要决策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得游刃有余,把握十足。

    因此,知识也是自己信用的背书,就如国家信用背书在钱上一样。

    于是有“知识就是财富”一说。因为它有了象钱一样的信用背书。拥有它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踏实。

    这好象也在告诉我们另一条挣钱路。如果拼命追求都挣不到钱,可以走另一条路,就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

    不要怕学了知识没用,知识没用到的时候,它和钱一样,会让人安心踏实。

    李笑来说,“自学任何一门手艺之前你都不会去问有什么用,而是清楚地知道,无论什么只要学会了就只能也必然天天去用。”

    比如,如果你学会了心理学,你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用。你真的是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那你就是端起杯子喝个茶,也会不自觉地判断一下这个杯子的结构设计对不对。如果你学会了编程,那编程思维就会成为你干任何事的底层思维。

    所以,这句话倒推回来就是,如果你质疑学一个东西有没有用,那只证明一点,就是你压根一点也不会。

    就如质疑钱一样,如果钱真的是没用出去就不是钱的话,那只能证明一点,就是你压根不会有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出去的才是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t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