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某教育集团”的新闻,说该教育集团的老师专挑学生不懂的问题问,让家长着急,让家长付费报班学习。
不懂怎么了???不懂又怎样啊。
1
我上小学初中那会儿,记得学校兴“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实行“三不政策”,即“不能给学生多布置作业”、“在校老师不能在外面做私人家教”、“学校不能变相要求学生补课”。
听起来多么的“雄赳赳,气昂昂”。不过吧,这给孩子“偷偷”补课的家长还是不少,尽管如此,我上初中的时候听到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你们这一届啊,就是给素质教育搞坏了。”
那时候还是一群爱闹腾的小屁孩儿,觉得“不搞坏”的意思大概就是,不能在课间跳皮绳、挑棒子、拍卡、玩溜溜等娱乐活动,接近百分百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有一段时间还天真的以为,以后学生会越来越轻松,会减负。可是在之后,关于“素质教育”的声音几乎低得微不可闻,补课潮越演越烈,补课也由原来的遮遮掩掩变成了浩浩荡荡的隆重集体行为。
现在不补课的,要不被认为是“学神”,要不被认为是“学渣”。
2
由于家中长辈有从事教育行业的,和学生家长接触的也比较多。现在的学生补课似乎比去我小时候那会儿“有大大大过之而不及”。
比方说,小X同学在外面学的培训班课程是:吉他、英语、奥数、书法、乒乓球,小B同学则是:小提琴、游泳、作文、奥数、书法……以上只是小学生的课程。
起初光光从课程来看,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家长比以前进化地更开明了些。至少想到给小孩儿增加些娱乐性课程了。后来才发觉,几乎个个都报了什么乐器班,体育项目班,细问原因却是“参加特定赛事可以加分”。
合着不过是“另辟蹊径”。以前是拽着孩子向“数理化史地政”要功名,现在还要向“艺术”、“体育”博名利。
很多家长的逻辑总是十分的……嗯……
关于小孩子教育,我听到过最多的就是——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段时间,网上新闻有一则新闻说“上海不仅房价高,孩子的教育费用也高,暑假放两个月在孩子身上花的钱就是一个人月薪三万也不够。”家长还列了孩子花费的清单。
你补我补大家补,补了还不一定有效。只是很多家长还是拖着孩子向补课的大道上狂奔。
我听到一个家长说过理由,“有什么办法呢,别人补我们也得补呗。不管有没有用呢。花钱就当心理安慰了。”
3
长到这么大,也曾经历过学生时代为成绩疲于奔命的时候。只是到了后来。才越来越发现那种执着,多么的傻帽。因为很多很多年后,我们会意识到,让我们开心骄傲的东西,不是所谓的成绩,而是我们的兴趣。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特别是那些让你着迷,让你喜欢的东西。
好比学生时代,喜欢看花花绿绿的杂志海报的女孩,说不定在日后的某一天摇身一变,成了某时尚杂志的编辑,喜欢在草坪上抱着吉他耍酷的少年,说不准在日后的某一天站在聚光灯下变成了歌星,在作业本上涂涂画画的你出版了画集和文集,还有那个趁着午休时间玩机器人模型的眼镜男,某一天出现在了”科技之星“的专栏……
现在想来吧,找到自己喜欢的,才是我们学生时代真正重要的东西。
很多很多年后,当我们真正脱去了少年时代的稚气和傲气,会发现“脚踏实地”不是勤奋学习,而是当你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一点一滴地去生活和经历,而不为什么名利和荣誉。
现在,就像狄更斯说的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尽管会被学业压得不堪重负,但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就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应该从万花筒当中找到自己的那个兴趣点。
而这个兴趣点,很可能是培养自我独立人格的源泉。只有自己喜欢,我们才会去不受外界强迫地去做一件事,相反,我们会本能地自主地去这件事。
林清玄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而是激发学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望。
换言之,老师在知识链中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人。而现实是,大多数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老师,把自己弄成了一台台复读机和灌输机。当然,这其中掺杂着大环境的因素,一时间难以调和。
只是,在这样环境下,学生更应该早些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多阅读,多思考,多发现欣赏当中一些让自己感到美好开心的事物,而不是把自己逼成一个机器。
其实觉得,这个对成人世界也同样适用。很多逼着自己的孩子在你争我赶的道路上狂奔的家长,可能自己也在工作岗位执着于陀螺式的加班和高压。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真的发现现在的小孩子挺可怜的,上完这个课,去上那个课,可能吃饭还要在老师的课堂上吃,跟赶场子一样。
还是那句话,生活中美好多多,乐趣多多。学不好”数理化“,学”史地政“呗,”史地政“学不好,搞艺术呗,没艺术细胞,就打球武术呗……那有人什么都学得好,什么都知道呢?
学无止境,术业专攻。感受生活,享受人生。
只是这些,即使是很多成人也没办法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