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发生了好多事啊,“摔死小狗”事件,“小学老师高铁扒门”事件,还有某地方电视台报道扒门事件时引起的“体育老师”事件。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被颠覆了三观,他们心里这样想:还有这样的人和事?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人被加固了三观,他们心里这样想: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去年10月美国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59人死亡,527人受伤,枪手是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叔本华说,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人要善良。可是,为什么呢?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果吧,如果有,请你告诉我。
直到看了《三体》里面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百度百科),我忽然明白点什么。没有谁走在街上碰到一个人,第一反应是对方会不会拿出一把刀捅死自己吧。这个想法比较极端,我们换个想法。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丢了什么东西,一定不会希望对方是那种持有“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想法的人。
经验主义者在经历了什么事之后会“明白”了什么道理,用上面的例子就是,自己丢了钱包无法找到,后来捡到别人钱包后也不会还回去。网上有句话形容部分中年人:他们经历了那些事后没有变的成熟,而是变得世故。
巴黎和会大家都知道,学过至少两遍了吧。关于五四运动的一部电影里,一个男同学在得知巴黎和会的结果后,告诉所有人:美国总统威尔逊是个大骗子,我们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真面目。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面有篇关于威尔逊的特写,威尔逊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明白所有的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他仍想建立世界新秩序,建立一个无限美好的新世界。结果大家都知道,由于各个国家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威尔逊成为了我们眼中的骗子。
我们回头看“摔死小狗”事件,一个人面对弱小的动物没有基本的善良,何谈对他人?他又会怎么教育孩子呢?
反社会人格者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是爱,爱对他们来说是个空洞的概念。他们当然不会对任何人产生同理心,更不会爱自己。那么,反社会人格者从哪来的呢?
佛家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是有了好人一定有好报这样的话。可是有些好人过得很惨,有些坏人逍遥法外。善有善报的意思是:你做了一件好事,就会有人得到善报,但并不一定是自己。坏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才会不断做坏事(损人利己的事)。
我希望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我们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们有理想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而不是经历了什么就成为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