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网友留言说:时间管理之外,精力的管理也很重要。我很赞同。两者的区别是:
时间管理是对时间的投入支配,且时间的量你无法增加,只能最大效能地利用。
但精力却能够通过管理有所改善。合理地规划精力,能使各项事务发挥产生更大效能。
的确,我认为时间和精力管理密不可分。
当执行了一段时间的时间管理之后,你会开始对【什么时间段投入精力做什么事情,能产生更高效能】有自己的把握,这就是精力管理的开始。
在《这样工作最高效》一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最简版的精力管理建议:
1、早餐一定要吃。对于早餐吃什么,最好的方式是提前制定一周的菜谱,在头一天晚上把第二天早餐的相关食材提前准备。
2、准备好几套固定服装搭配,并在头一天晚上准备好,不要在第二天早上时再决定穿什么。
3、尽量养成午睡的习惯。
4、保持每天10-30分钟的运动。下个Keep就可以做到。
5、一切为睡眠让路,保持充足睡眠
6、日程规划
(1)使用记有相应“当前目标”的每日日程表来提醒每次会面应实现的意图。
(2)不要把一天的每个小时都安排上任务:我们需要时间来应对意外事件,并进行战略性的思考。
(3)每天晚上为第二天做准备:审核你的时间表,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从衣柜里取出来。
(4)针对平淡的每日任务保持一个简单而重复性很强的例行工作和生活程序。
作者在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设法尽可能地让每日的生活工作习惯成为一种简单的极其规律的活动。这可以让你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家人和朋友身上,帮助你避免疲倦。
对于这点不能再赞同。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断舍离。尽量提前准备好一周的菜单,就不用每天伤脑筋的想午餐吃什么;准备最舒适、体面、合适且方便选择的衣服,款式不用太多,省去选择衣服所花的时间。这样一看,断舍离真的是精力管理的一大手法~
@小爪子爱读书最后,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我想说:
我不认为时间管理仅仅只是时间的提前规划,也不认为时间管理相比精力管理,没有价值。
真正的时间管理,是通过规划、执行、分析之后得出的一套自己的时间节奏,是对时间使用的理解和梳理。并不是没有弹性、死板的。
看到有些文章说:时间管理是把人当机器,精力管理才更科学。这种理解是对时间充满了敌意。
时间固然是不能改变的,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应该珍惜。我们应该学着去摸清它的脉搏,和他一起跳动,发挥自己人生的最大可能。这正是柳比歇夫教给我的。
说是说【时间管理】,其实我觉得更好地理解应该是李笑来说的:和时间成为朋友。
今天是#100天晨间日记#第28天打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