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一场大雨骤然而至,打在雨棚上,噼里啪啦,大有将雨棚给击垮的架势。不由暗喜,这下子要降温了吧?
事实证明,我高兴得早了点,虽然下雨了,时令也进入了金秋八月,可是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太阳准时升起来,像个大火球悬在空中,城市的高楼在烈日下好似要燃烧。道路两旁的树叶,一点也没有刚被雨水浇灌的水嫩,干焦焦无精打采地耷拉着。
驾车行驶在去往省城的路上,小子自言自语道:“这天气咋还是那么热?学校不会再发通知继续延迟开学吧?”我赶紧“呸”一句:“不要乌鸦嘴哈。”
yq之下,开学可真不容易。学校通知今天下午四点之后进校,后来班主任又通知说四点钟要做核酸,要求提前进校。小子看着要返校要带的行李:一个书包、一个拉杆箱、一个口袋,外加被盖卷、换洗衣物、生活用品,苦着脸,眉头都皱到一起了:“那么多,要几趟才能搬进学校哟?”
我也头疼,学校明确说了,家长不能进学校,这是对全校学生负责。我安慰小子道:“我帮你拿到校门口,你就多跑两趟呗。”小子老气横秋地叹气:“也只能如此,对了,我们最好是三点钟就能到学校,要整理床铺,还要把书本运到教室去。晚了的话只怕搞不赢。本来我准备去买本语文和英语的专题训练方面的书,东西太多了,你下次出来我们再去哈。”
“没问题!”我赶紧保证。小子躺下来,念叨了一句:“我睡会觉,老妈,到学校门口记得叫醒我哈。”我赶紧应承。一会儿,后排座没了声音,从内视镜瞄了一眼,小子已经睡着了,脸上有浅浅的笑,不知道梦到了什么。看了下时间,还早着呢,将车速降下来,开得更稳一点,让那小子多睡会儿。
在聚源下了高速,进入西源大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稻子已经收割了,留下了一片黄色的稻草庄庄,在耀眼的阳光下,泛着暗金色的光芒。玉米苞苞也掰下了,剩下干枯的秸秆立在田野里。想起第一次走西源大道时,路上车辆不多,两旁也没什么房子,可以拉开畅跑,与开高速也差不了多少。短短几年时间,居然在靠近郫都的地方造了一座城,车多起来,房子多起来,就是红绿灯也多了,再不能畅快地跑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也许再过几年,从成都到都江堰就完全连成一片了。
看着小子进了校门,看着他一趟两趟地将行李搬走,我心里有些失落,又感到骄傲。记得他初中最后一个学期返校,家长不能再陪同帮忙去整理床铺,当时我一直操心他搞不定,后来知道别人一点都没觉得那是多难的事。用他的话说:“没什么难的呀,只是有人帮忙的时候就偷偷懒呗。”
也许,从来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真正放不开的,其实是当父母的,特别是当妈的,总觉得他还小,总想把一切都为他做好。孩子的成长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他对自己要走的路,要做的事,一直都很有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