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沐晗心语》后记

《沐晗心语》后记

作者: 史者沐晗诗文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10:09 被阅读0次

             

    曾有人问我:史者沐晗什么意思呢?我说,这只是两个词句的组合。史者,是我原来的名字,就是写史诗的人;沐晗,后用的名字,主要取沐字的洗头之意,取晗字的晨阳之蕴,合起来就是每天从早晨起来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体味人生,面对生活。

    2000年出版《心索四季梅》之后,(该书由全国作协副主席、中国著名作家玛拉沁夫老师题写书名;著名诗人、蒙古族作家萨仁图雅老师序)我也曾写过小说《市长的故事》,剧本《嫁人女友》等,尝试着用心的手笔描绘人生,但是由于工作繁杂,只能在小憩之间感悟着艰难而又痛楚、幸福而又有限的人生,用心吟诵着生命的春夏秋冬。鉴于此,我写出了《人在旅途》、《人生之路 生命之河》、《心路历程》等诗歌作品。但是,作为文艺创作者,必须置身于时代的前沿,把握积极向上的文化方向。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延续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所以必须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呼唤社会文明,繁荣时代作品。单纯的感悟人生还有诸多遗憾,更需要创作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作品。所以,我回眸祖国沧桑凝重的历史,聆听古老哀婉的心跳;坚守着神圣的职业,讴歌为了监狱事业无私奉献的心灵之师;让阳光拨开曾经的阴霾,为囚子们开启一扇走进多彩之窗,在静静地午夜我伏案疾笔,写出了《可爱的祖国》、《使命的呼唤》、《浪子心声》……于是,《沐晗心语》便汇编成册出版发行。

            在这里,我要诚挚地感谢著名女诗人萨仁图娅老师曾为《心索四季梅》写序,又在百忙中为《沐晗心语》作序,老师的鼓励、支持与鞭策云飞不胜感激;感谢党委书记、局长为本书题词;还要感谢著名诗书画家、《荻花》杂志社社长总编黄秋声先生题写书名;感谢著名导演编剧、书画家、东方红叶集团总裁邓恩先生为本书题字作画!

    玛拉沁夫老师:

          辽宁省吐默特旗人。幼时家境贫困,只读了几年书。1945年参加八路军,受到部队生活的锻炼;他还参加过内蒙古解放初期急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担任过基层领导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深厚的生活积累,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51年,发表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得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指导,开阔了艺术视野,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

    玛拉沁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56年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上部出版,这部小说反映了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运动和解放战争初期所进行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以及同民族上层分子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终於获得解放的斗争生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生活道路和个性的人物。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抒情笔调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是解放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

    玛拉沁夫也从事散文与电影文学创作,散文集有《远方集》,电影文学作品有《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和《祖国啊,母亲》。

    玛拉沁夫的创作,著力描写的是草原生活,以及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其作品始终没有离开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这一主题。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玛拉沁夫的有些作品已被译成英、俄、日、法、世界语等文字。

    萨仁图雅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沐晗心语》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ai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