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自己学习心理学的历程。
2014年4月30日开始第一次个人体验。
4月至8月,在第一个心理老师那里做个人体验10次。第二个心理老师的个人体验于9月开始,做了3次。
后来的个人体验是2015年-2016年4月,分3次做,每次2个小时。
从2016年8月开始做沙游个人体验第一期10次。随后2017年做个人体验30次。
2018年个人体验10次做了1次半。
2016年和2017年各做团体沙游体验1次。
累计下来个人体验为58小时。
工作坊:2016年参加沟通工作坊A、B班,萨提亚研讨A、B班,自我探索工作坊A、B班。
2017年参加沟通工作坊B班。累计参加工作坊56小时。
2014年参加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2017年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
沙盘游戏:2016年6月初参加沙盘游戏初级班(3天),8月底参加张日昇箱庭疗法培训初级班(3天)。
2017年参加的培训比较少,但要准备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也着实下了些功夫。
我应该进入一个实践的阶段了。
上周五,2018年心理小组第一阶段结束。这段时间,也许是自己的力量有所提升,我一度感受到从小组里获得的支持不如从前。
准确地说,近期我没有利用小组“看急诊”,对小组的直接诉求降低。
但上周做第一阶段的总结时,我通过自己的描述,重新梳理了内心深处对这个阶段的认识。我发现,小组给我的力量依旧存在,两位组员作为我的“镜子”,无时无刻照射出我自己不愿意面对或承认的部分,我通过她们的经历反思自己。不管是感激、愤怒、不耐烦还是平静,所有通过这个小组获得的体验,都是一种启示。
也许小组的存在,就是让我觉察现实生活中的这些酸甜苦辣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让我在某些时刻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如何创造TA的境遇。
如果我觉得自己是好的,是值得的,我的选择就会不同。甚至于我看他人的眼神都会不同,因为这样,他人感受到我传递出的信息也不同。这一切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场”。
那么,我是否是安全的,这也基于个人的感受。现实层面的安全也许和我们头脑层面的“安全”并不是一回事。但为创造头脑层面的安全感,人类不惜一切地进行自我设限和自我束缚。
自我成长,就是要让我们看见自己的现实状况和头脑状况之间的不一致,让头脑里的自动思维停下来,让自动驾驶变成手动驾驶,让我们头脑中的航线和我们的现实处境相结合,这样我们才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有哪些过时的规则需要清理?
比如我认为赚钱一定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者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要去给他人讲课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是为了让自己不出丑的“自我设限”。当我的类似的退缩心理和退缩行为出现,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什么样的伤害?是为了避免什么样的情景发生?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希望自己达到后再去接受机会的那种状态,到底是不是可能或可行的?
这是我的思考题。明天我来写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