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学古诗文,训练朗读的重音、节奏、停连,语气、语调、语速。读过来,读过去,娃们总算略微有点儿意识了,而原本他们的朗读,基本上都是一个语调、语速下来的,但是与我期望的,还是差很多。
下午大课间,语文组进来一个孩子,原来是参加月底镇里经典诵读的主话筒,参赛的作品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事旭指导他利用课间时间排练。
这孩子定是有朗诵基础的。重音,停连,感情,都有了。但是……听着似乎还是觉得少点什么,少点儿什么呢?于校长也在组里旁听,孩子在旭的指导下,一遍比一遍朗诵地好,但是,感觉就是还缺点儿什么……
一会儿,该下一节课了,学生走了。于校长对旭说,她手机里有两个朗诵视频,她听着不错,就放给我们听——是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两个都是男声朗诵,但第一个我听着感觉不怎么样,声音很硬,但是第二个一开口,就吸引了我。是什么吸引了我?
我仔细听,是他的声音,对,就是声音!低沉略带感伤和沧桑,读杜甫,好听!读到最后,诗人的忧国忧民、济世情怀更是通过声音的延长处理出来了动人之效!
可是,刚才那小帅哥,能朗诵出来这样的吗?即使把语速语调语气处理一下,可以吗?我以为,难。为什么?问题的关键不在此,而在于其对杜甫其人其身世的理解感悟上,非有切身体会,非有感同身受的感受,只单纯处理朗读技巧,而没有关键的“情”的渗透,便难以动人。
由此想起我们昨天学习《沁园春 雪》,三班孩子参与积极性很强,朗诵也较为成功。因为诗之写作背景易于理解,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抱负,但是上午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朗诵效果就不怎么好了,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儿“哀”,少了那么点儿“念”……为何?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对周总理还是知道得不够多,情感不够浓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责任就在于老师了。氛围的营造,不到位啊!
网友评论